1、图示借阅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一、系统规划部分 1.设计的背景概述 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对个人而言若采用一套行之有效的图书借阅管理来管理自 己的书籍,会方便很多,这也充分应用硬件资源;对图书管理部门而言,以前单一的手工检 索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为了便于图书资料的管理更为需要有效的图书管理软件。 2.系统开发的目标 本图书借阅管理系统主要针对的用户是中学或大学图书馆, 藏书的种类和数量较大, 但是读 者的数量和来源可能在局部受到一定的限制。其相应的要求有: 1.能够存储一定数量的图书信息,并方便有效的进行相应的书籍数据操作和管理,主要 包括:图书信息的录入,删除及修改;图书信息的多关键字检
2、索查询;图书的出借,返还和资 料统计。 2.能够对一定数量的读者进行相应的信息存储与管理,其中包括:读者信息查询,修改; 读者资料的统计与查询;读者借阅情况的统计与查询。 3.能够实现新书的订购 3.可行性分析 技术可行性:技术上的可行性分析主要分析现有技术条件能否顺利完成开发工作, 硬件、 软件配置能否满足开发者的需要,各类技术人员的数量,水平,来源等。图书馆管理系统的 工作主要是在读者和图书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能相互沟通信息和处理信息。 这一特点非常 适合计算机特点,通过网络 internet 技术,发挥计算机的信息传输速度快、准确度高的优 势。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系统的建
3、设提供了技术条件。 经济可行性:开发 需 求较 低,加 上成 熟 的软 硬 件 环境 、 目标 系 统并 不 是十 分 复杂 和开 发周 期较 短,人员 经 济 支 出 有限 。开发完成运行后,为使用者带来便利,为 系统的进一步推广创造了条件经济收益将远超过投资。从经济角度考虑,此系统开发可行。 使用方面的可行性:人员素质等能否满足要求:可以满足从社会效益上看,随着技术的 发展,采用软件管理图书馆日常工作,毫无疑问会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新的需求和问题,这样 也会不断地促进信息技术和软件应用的革新。 用哲学的思维分析可概括为软件应用促进技术 进步,技术进步反作用于软件的应用,从而双方面同时促使社会不
4、断朝前。经过研究,此系 统的用户无使用方面的问题。 二、系统分析 1.系统组织结构 为了对系统有一个全貌性的了解, 首先我们对系统的内部人员结构、 组织及用户情况进行了 一定的了解。图书馆系统的组织结构图如下: 2.业务流程图 3.功能需求 主要功能: (1)为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信息搜索,信息管理的工具。 (2)为图书馆提供 一个自动化管理功能,主要包括新书的订购,录入,图书信息查询和图书及用户信息统计, 减轻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效率和图书馆服务质量。 系统输入要求:数据完整,详实,合规定 系统输出要求:简洁,准确,实时 安全与保密要求: 系统有足够的自我保护系统, 对于不同的访问者的
5、操作权限有不同级 别限制对断电、死机、系统崩溃等问题有有力措施以保障数据不受损失。系统安全有足够的 保障。 三、系统设计 界面设计 在该窗体上添加4个 Label、2个 TextBox、2个 Button 控件。登录窗体及其主要控件的属性 设置如图 四、系统实施 1.系统操作使用的简要说明 根据题目要求,应当把图书信息用结构体形式输入,再定义一个全局变量和文件指针 进行整个程序的运行,然后把图书信息送到文件中去,所以应该提供下个结构体和文件的 输入等操作:在程序中需要实现图书信息录入,浏览,查询,删除和修改等功能的操作,所 以需要建立相应的模块来实现: 另外还需提供选择菜单实现功能, 在运行时
6、达到所要求的目 的。 登录界面,还有系统其它部分简介明了,容易操作,不需要多余的思考,只需按照自己 的需要来选择就好,无论是管理员还是用户,都可以方便快捷的进行操作。 2.系统评价 本系统更加方便快捷为用户提供服务, 进一步提高了图书的利用率。 使图书管理工作规 范化,系统化,程序化,避免了图书管理的随意性,提高了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够 及时、准确、有效的查询和修改图书情况。 本软件符合软件工程开发的理论,开发方法等开发依据。 系统满足图书管理工作需要,并达到操作过程中的直观,方便,实用,安全,准确等要 求。 系统具备数据库维护功能,及时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数据库的各种操作。 五、总结: 首先诚挚的感谢老师的指导。 老师悉心的教导使我得以开发这个系统, 从以前的理论上 升到实践,真正做到学有所用。虽然在设计中我遇到了不少问题,而且往往一个小小的问题 都会使我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和修正,但是最终还是克服了这些困难。 通过这次设计, 使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收益非浅, 我感觉理论到实践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必须勤动手,才能发现问题,使自己得到真正的提高。经过了这次的设计使我学到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