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中文 3000 字 出处: Conio M, Filiberti R, Blanchi S, et al. Carditis, intestinal metaplasia and adenocarcinoma of oesophagogastric junction.J. European Journal of Cancer Prevention, 2001, 10(6):483-7. 贲门炎症、肠上皮化生和食管胃接合部癌 Barretts 食管是正常的鳞状上皮被肠上皮化生 ( IM) 所代替后的一种癌前状态。 IM可经逐渐加重的非典型增生而转变成食管癌( EAC)。在贲门正常消化粘膜上
2、,当发生炎症,被 IM代替,可发展为胃癌( GAC)。相同的组织病理学改变过程可发生在食管胃接合部。本综述讨论了 Barretts 食管和贲门炎症的诊断标准、发病率和危险因素,以及与食管癌或贲门癌进展相关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包括家族 /遗传、环境和饮食。最后,在癌症预防的层面上讨论这些危险因素。 关键词 : Barretts 食管 贲门癌 癌症预防 贲门炎症 肠上皮化生 食管癌 Barretts 食管( BO)是正常的鳞状上皮被肠上皮 化生( IM)所代替后的一种癌前状态。慢性胃食管反流( GER)是主要的致病因素。在接受上消化道内窥镜检查的患者中 BO的捡出率在5 15( Spechle
3、r et al.,1994;Weston et al.,1996;Cameron,1997;Morales. et al., 1997b; Caygill et al., 1999; Hirota et al., 1999)。因为 BO已被认为是从轻度非典型增生到重度非典型增生,逐渐向肿瘤进展,所以 BO患者应该接受定期的内镜检查和活检。 ( Sampliner, 1998; van Sandick et al.,. 1998; Rudolph et al., 2000; Conio et al., 2001) 。 现在 BO的定义包括被内镜检查确认的、组织学上证明是 IM的任何向上弥漫的化生
4、。 BO患者中 EAC的发病率在 1/52 1/441人年之间,而且超过 50岁是主要的危险因素 ( Cameron et al., 1985; Spechler and Goyal, 1986; Achkar and Carey, 1989; Hameeteman et al., 1989; Van der . Veen et al., 1989; Williamson et al., 1991) 。 BO患者患 EAC的危险性比正常人群要高 30 125倍( Cameron et al.,1985)。 在过去几十年中胃窦癌发病率逐渐下降的同时, EAC的发病率却在逐渐增加 ( Powell
5、 and McConkey,1992)。 EAC的绝对增长比其他任何肿瘤都大( Blot et al., 1991; Blot et al., 1993a)。患长段 BO( 3 cm)的患者的 EAC发病率更高。 但是近 来的报道显示较短 BO患者向肿瘤进展的危险性并不低于较长 BO患者( Rudolph et al., 2000)。 食管胃接合部癌( AC GJ)也有类似的增加( Blot et al., 1991; Hansson et al., 1993; Cameron,1997; Devesa and Fraumeni, 1999)。 EAC和 AC GJ有相似的特点( Wijnho
6、ven et al., 1999)。 EAC可出现在延伸较短的柱状上皮( Schnell et al., 1992)。在食管胃接合部 2cm内有腺癌 的患者中,有 42被诊断有 IM( Clark et al., 1994)。近来对贲门上小型瘤( 20mm)的分析发现, 69的病例中有 IM( Ruol et al., 2000)。前瞻性研究认为肿瘤在进展期时能破坏很小范围的 IM( Cameron et al., 1995)。 慢性炎症以不同的过程引起变化,进而向 IM发展。胃和食管的移行区容易发展为 IM( Spechler, 1999)。 Lembo et al.( 1999)对鳞柱接合部进行活检,发现 49的贲门炎患者有胃食管反流,而无 BO和食管炎。 几项研究对贲门处 IM的出现是否伴随反流症状进行了评价。在无内镜证明为 BO患者的 EGJ处 IM的发生率在 6 23( Spechler et al., 1994; Johnston et al.,1997; Morales et al., 1997b;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