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中文 8060 字 , 5400 单词, 27000 英文字符 出处: Mokhothu T H, Luyt A S, Messori M. Reinforcement of EPDM rubber with in situ generated silica particles in the presence of a coupling agent via a solgel routeJ. Polymer Testing, 2014, 33: 97-106. 溶 胶 -凝 胶 法 原位 制备 偶 联剂 接枝白炭黑 以增 强 EPDM T.H. Mokhothu a, A.S. Luyt
2、a,*, M. Messori b (a 自由邦大 学( 夸夸校 区 ),化 学 系, 专用 袋 X13,南非普迪塔克哈巴 9866, b恩佐法拉利工程系,摩德 纳 和雷焦艾米利 亚 -罗马涅区 大 学 ,意大利摩德 纳 , Via Vignolese905/ A, 41125) 收到 时间 2013 年 10 月 10 日;接受 时间 2013 年 11 月 18 日 摘 要 : 利用溶液 凝胶法原位制备 白炭黑 接枝 EPDM, 采 用正硅酸乙酯作为 单体,双 -(三乙氧基甲硅烷基丙基 )四硫烷作为偶联剂(即硅烷偶联剂)。在任何情况下 都 可以 观察到, 白炭黑的均匀分散性, 例如观察填料
3、和基体之间的粘合。溶胀和凝胶量的测定结果表明, 交联点的 数量 减少,但是橡胶的交联网对于维持高凝胶含量而言是绰绰有余的。这些结果表明偶联剂在具有亲水性的 白炭黑 和具有亲油性的橡胶之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并且增强了白炭黑与橡胶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种 相互作用的增强, 提高了 EPDM 的热稳定性。尼尔森模型参数和实验测定出的杨氏模量参数具有良好的一致性,这表明 EPDM 基体中硅聚合物尺寸减小和分散性增加。在储能模量和杨氏模量之间 也能 找到 良好的一致性。填料的有效因素 对 材料的 热稳定性 和机械钢化效应 有很好的 促进 作用 ,同时阻尼减少值也证明了均匀分散的 白炭黑 颗粒与 EPDM
4、之间 具有强烈的 相 互 作用以及 限制了高分子链 的 流动 性 。 关键词 : EPDM; 白炭黑 ; 纳 米复合材料;偶 联剂 ;加 强 ; 2 1 引 言 对于需要粒子 均匀分散 以 填 充改性的橡胶而言,原位溶液 凝胶法衍生出的无机氧化物的发展是一个 十分有前景的 方法 1-8。然而无 机 填 充剂增强橡胶有一个很大缺点,那就是无机 填 充 剂与橡胶的相容性 差,这将导致被改性的橡胶中无机 填 充 剂 容易 聚集成很大的颗粒。 这主要 是 由于 白炭黑 表面的硅醇基团之间产生的氢键所导致 的强烈 相 互 作用 1,2。这种相互作用使其无法在橡胶中均匀分散,甚至会导致 白炭黑 粒子聚集成
5、团。这个问题可以利用在 原位溶液 凝胶生产过程用不同类型的硅烷偶联剂 来 解决, 因此 可以改变充填剂与基体, 充填剂与充填剂之间的相互作用 1,6,9,10。正硅酸乙酯的溶液凝胶反应包括两步: 脱水与缩合反应,最终生成 白炭黑 。 反应步骤如方案 1 所示。溶液 凝胶工艺法在橡胶化学中的应用 与硅烷偶联剂 、 水分 和硅烷固化的有 关,并已 应用 于天然橡胶,苯乙烯 丁二烯共聚物, EPDM 和聚丁烯橡胶 2-5,9,11-14。 水解反应 脱醇反应 脱水反应 总反应 Scheme 1. Solgel reaction of triethoxysilane (TEOS) 方案 1 三乙氧基硅
6、烷 的 溶胶 -凝胶反应( TEOS) 用双 -3-(三乙氧基硅 )-丙基 -四硫化物 (硅烷偶联剂)作为偶联剂接枝正硅酸乙烷的原位溶液 凝胶反应来增强橡胶复合材料的 制备 已经在一些文献中报 3 道过 1,6,9,11。硅烷偶联剂通过在亲水的 白炭黑 和亲油的橡胶之间搭桥来增强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由硅烷偶联剂上的两种活性基团来 增强,氧乙基和硫基的结构如下所示。氧乙基可以和 白炭黑 表面的含硅基团反应,而硫基则参与硫化反应在橡胶和硅烷偶联剂之间生成较强的化学键 11。 村上等 3人研究了硅烷偶联剂原位 接枝 白炭黑 对 天然橡胶的影响。他们报道称硅烷偶联剂 、 (3-巯基丙基 )三甲氧基硅烷和原位 白炭黑 同时使用 ,极大地避免了硫固化延迟 ,提高了原位 接枝 改性 白炭黑 填充 天然橡胶的湿润性, 并 提升了天然橡胶的硫化 强度。用硅烷偶联剂参与正硅酸乙烷的原位溶液 凝胶反应 所获得的增强 效果远高于 传统的机械和无偶联剂的原位反应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