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文 5000 汉字, 3400 单词, 1.7 万英文字符 出处: Gil H, Choi Y. Cable Erection Test at Splay Band for Spatial Suspension BridgeJ. Journal of Bridge Engineering, 2002, 7(5):300-307. 空间悬索桥斜吊杆安装索缆试验 Heungbae Gil , MASCE, AND Youngjae Choi 摘要 :永江大桥中包含一段有斜缆索的自锚式悬索桥。该桥采用锚固在刚架末端的斜索 面支撑主缆。在主缆的架设过程中,人们预计斜面索会因为相对较大的张角产生侧向位
2、移或 提升现象。人们用相同比例的实物模型试验来测量缆索的位移值,以决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 解决这一问题。通过这些试验安排架设斜面上绳索的方案被修正,在尝试。最后的方案在实 桥中得到成功的应用。 DOI: 10.1061/( ASCE) 1084-0702( 2002) 7: 5( 300) 数据库 : 关键词:桥,悬索,朝鲜;索缆。 简介 :永江大桥包含一跨钢箱梁,一跨刚桁架,一跨悬索桥。悬索桥跨度 550m,采取 斜索面自锚体系。(如图 1)自锚式桥主缆锚固在刚桁架上,只有一小部分已经完工。由于 缆索的空间布置形式。在纺丝架缆过程中,主跨的主缆保持竖直。但是在吊杆与主缆相连后 缆索平面会发生倾
3、斜。在成桥状态主跨,边跨的索面都是斜的。悬索桥主缆由 14 股钢绞线 绞合而成。每股包含 480 根直径 5.1mm 的镀锌钢丝。为架设主缆人们采用了可以比平行索 法架设更多股钢丝的空气离心技术。 悬索桥在锚固区附近通常采用索鞍来支撑主缆。各股索缆在索鞍处分散开来,延伸出去。 由锚固脚或锚槽锚固。同时把索力传到锚固块上。一般来说,索鞍布置在股脚上部以 把各索 向下分散开来。为了像图 2 那样把各索合理的分散开来,大桥的悬索跨与其说采用索鞍还不 如说用了倾斜的索箍,与个索连在一起,在水平和竖直方向将缆索对称的分散开来。图 3 所示斜索箍以 16.314 安装。以同主缆轴线张角相适应。为了安放放射
4、钢线,水平和竖直的 定位块布置在各股钢索之间,斜吊杆外侧 .斜吊杆由两份构成:顶部和底部。在纺索过程中 索面下部临时固结在刚架上,然后在其上架设钢丝。吊杆的下部有可嵌入钢丝的索槽。索缆 架设完毕后斜吊杆上下部都用螺栓锚固,然后在其自身平衡下,放松刚架的临时固结。 悬索桥段的独特之处在于:自锚式体系和其索的空间布置形式,带来一系列的架设问题, 在索塔,索鞍处更加突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许多按实物尺寸的模型演示试验,试验和 鞍塔处的试验结果,另有文章论述。本文只论述斜索面的试验结果。为了解决架设问题,人 们 提 出 了 好 多 可 替 代 的 架 设 方 案 , 选 出 最 好 的 用 于 大
5、桥 住 缆 架 设 。 图 1 悬索桥总览 图 3 锚定处张拉钢丝 问题的提出 : 锚固区是指从斜索面底到半圆形套管的整个区域。如图 5 所示,套管沿主篮轴线对称 布置。由于主缆锚固在刚架上,斜索面到套管的距离相当的小,只有 13 米,而且主索的水 平倾角 16.650 大于竖向 8.76 的倾角。一些套管,例如 8, 10, 14 号只好安装在主缆轴线 的上侧或偏左偏右。连接套管的索在成桥状态下是弯曲的。而在架设过程中表现出提升和侧 移现象。下面对架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描述。 钢丝的侧向位移: 在典型的地锚式悬索桥中,索鞍放置在套管之上水平 -位移非常小在大桥中 14 股缆索 (包
6、含主缆)像扇子一样在斜索面上展开。与各自的套管相连。对于这些有水平张角的钢索, 斜索面上索的水平弯曲力比竖向弯曲力还大。这就导致了斜索槽侧面钢丝卷起。如图 6 所示 钢丝的提升现象: 在成桥状态下,如图 2 所示,各股钢索从斜索面处向外延伸,在竖直和水平两个面内都 是对称的。为了与主缆延伸相适应,面的入口一侧(塔架一侧)是直的,而在出口一侧(套 管一侧)是竖向弯曲的。上面一排的 5 个套管布置在主缆轴线的上方,与这些套管相连的索 在斜索成型后以 4.3811 上扬。 在缆索的纺线过程中 斜索底部要与刚架临时固结,然后在其上架索,与套管相连的索 有向上移动的趋势。由于索的抬升趋势,如图 7 所示,朝向索塔一侧的索可以布置在索槽根 部。但是朝向套管一侧的索并不与索鞍底部接触。因此始终得不到支撑,这就要在架设过程 中约束主缆。 图 4 竖直和水平方向上的垫片 试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