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毕设资料网! | 帮助中心 毕设资料交流与分享平台
毕设资料网
全部分类
  • 毕业设计>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课程设计>
  • 实习报告>
  • 相关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毕设资料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节选自书籍)外文翻译--在城市化进程中国式的邻避冲突(译文)

    • 资源ID:148855       资源大小:34.07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节选自书籍)外文翻译--在城市化进程中国式的邻避冲突(译文)

    1、1 中文 5400 字 出处: Wu Y, Dai X. Chinas Not-in-My-Backyard Protest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M.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2014. 第 5 章 在城市化进程中国式的邻避冲突 Ying Wu and Xuezhen Dai 摘要: 伴随着冲突在土地使用方面的增长,在全国各地,中国已经经历了越来 越多的邻避综合征。在中国城市中,对于环境行为的法律基础、公众的环境意识 和潜在的参与者都已经表现出对即将到来的邻里环境抗议的潜力,又隐含着一些 特殊性策略。本章探讨了在北京的两个

    2、邻避冲突,结果表明在邻避策略和内部节 奏上,中国的邻避行动与西方国家的邻避行动类似,但是,中国是独特的单一支 持网络。而不是依靠一个多元化的外部社会网络,如非政府组织( NGO)或媒体。 对于中国的邻避行动来说,政府是最有效的支持者。因此,中国的邻避行动是通 过使用中国行政体制的精神与政府斗争。此外,在邻避实践中,当公民追求公众 参与和环境正义时,居民也加强他们的产权意识,同时建立自己的身份。 5.1 引言 自从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年均国内生产总值( GDP) 近 10%的增长率。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 自上世纪 90 年代末以来,中国的城市化

    3、率每年已经增长了约 2%,在 2011 年超过 50% 。类 似于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在土地利用上,迅速膨胀的城市住区、道路建设 和工业用地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冲突。 在全国各地也越来越多的居民反对当地不合 理使用土地资源 (Liu et al. 2008 ; Zhang et al. 2008 )。 此外,中国城市住房改革鼓励房地产增长也加剧了土地利用的竞争。随着居 民的财产权利意识的提高,在社区行动中,业主利益也发挥着积极作用。他们采取行动,抗议来自建筑工地和公路附近的噪音污染,抗议来自工厂附近的化学和 电磁污染,抗议侵蚀和占领绿色土地,抗议在他们的社区内破坏公共设施 (Yang 1995

    4、 ; Ye 2000 ; Wang 2005 ). 当面对邻避综合征 增加时,西方研究强调了以 下因素:人们广泛接受新的环境价值;对未知的技术风险更大的关注;在健康和 环境的风险上获得更多的可用信息;公众对政府和行业的信任度下降。在一些抗 议策略和内部的节奏上,中国的邻避冲突与西方类似,但是,中国有着独特的单 2 一的支持网络。而不是依靠一个多元化的外部社会网络,如非政府组织( NGO) 或媒体。对于中国的邻避冲突来说,政府是最有效的支持者。在中国的邻避抗议 者要如何游说政府,提出他们的要求呢? 一个在北京的两个邻避冲突的个案比较研究,这有助于揭示在城市化进程中 的中国邻避运动过程 和策略。本

    5、章首先对邻避相关的要素、在中国的策略和程序 进行概述。随后,分析研究问题和方法。对北京的两个邻避抗议活动进行分析, 集中关注了其社会背景,参与者和策略。其次是比较这两个案例的特点,路径和 目标。最后一部分总结了中国的邻避行动的典型特征,提出了结论和当前基层治 理的启示。 5.2 理论视角:邻避的元素、策略和程序 自 20 世纪 70 年代,在西方一些主要国家,邻避抗议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 象和政治问题。 (Mazmanian and Morell 1990 ; Kraft and Clary 1991 ; Dear 1992 ; Deng 2003 ). 高速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人们感受到了威胁

    6、性和不安,使 得承诺的邻避设施行为被迫停止下来。特别是,随着新的环境价值观,人口的增 加和更大的对未知的技术风险的关注,以及对健康和环境风险的可用信息和公众 在政府和行业的信任度下降,邻避行动变得越来越普遍。一些亚洲国家,如日本, 印度和台湾,也面临着城市化过程中的邻避现象 (Kawashima 2000 ; Hsu 2006 ; De Groot 2008 ). 根据实证研究,三元素促进邻避行动。这些元素是 地理冲突,风险认知和行 动能力。第一,地理上的邻近是所有人士的普遍规律:较近的居民,对一个不必 要的设施,他们越有可能反对它 (Dear 1992 ). 第二,公众参与对邻避公共行为 的感知是一个整体。如果当地人不信任政府或项目赞助商,他们对设施就会产生一个更高风险的认知,他们就会采取一些对立的行为。更大的消极的影响(或不 可接受的感知风险),更少的不可接受的网站,和更多的博客共同引发一个邻避 效应。 (Kraft and Clary 1991 )。 邻


    注意事项

    本文((节选自书籍)外文翻译--在城市化进程中国式的邻避冲突(译文))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毕设资料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网站客服QQ:540560583,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本站所有资料均属于原创者所有,仅提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请勿用做其他用途,转载必究!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
    copyright@ 2008-2025 毕设资料网所有
    联系QQ:540560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