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毕设资料网! | 帮助中心 毕设资料交流与分享平台
毕设资料网
全部分类
  • 毕业设计>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课程设计>
  • 实习报告>
  • 相关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毕设资料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3年--(节选)外文翻译---中国医疗制度改革:关于自付费用和储蓄的影响(译文)

    • 资源ID:148548       资源大小:26.89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2013年--(节选)外文翻译---中国医疗制度改革:关于自付费用和储蓄的影响(译文)

    1、中文 4950 字 出处: Atella V, Brugiavini A, Pace N. The health care system reform in China: Effects on out-of-pocket expenses and savingJ. Ssrn Electronic Journal, 2013, 34:182-195. 译 文 中国医疗制度改革: 关于 自付费用和 储蓄 的 影响 V Atella, A Brugiavini, N Pace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 1998 年中国医疗改革对自费的支出和对储蓄的影响。 在这项改革中减少自费医疗支出方面取得的成果,现有

    2、的证据表明仍然是混合和矛盾的,很少有人知道,这些措施影响着中国人消费的和储蓄行为。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这个问题 ,我们使用在 1995 年和 2002 年收集中国家庭收入项目 (芯片 )的数据 。 与之前的证据相反 , 我们的研究表明 , 改革的效果更 加 清晰 性 和异构 性 。 事实上, 我们发现一旦恰当的计算出 收入分配和未被注意的异质性 (可能引起健康状况 ), 自付医疗费用和储蓄率都会以不同的方式被改革所影响 。 特别是 , 我们发现付现费用只对有良好的健康状况高收入 的 人减少 并且 储蓄率仅为具有良好的健康状况 低收入的 人增加。这个结果实际上是令人担忧的 , 因为它表明改革后的公

    3、共健康保险仅 对 相对较好 (良好的健康状况和/或高收入 ) 的 人提供金融保护。 1.简介 对家庭的储蓄决策的因素的特征对解释家庭财富积累本身以及对各种福利政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同样重要。 考虑到中国经济的规模和它在国际层面上的重要性 ,笔者 在经济文献花费相当大的精力 去 了解中国家庭的储蓄决策。 在上世纪 70 年代,中国已经启动影响经济和改革的措施,特别是社会保障领域。 这些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把中国的停滞不前 , 贫困和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变得更加灵活和分散使之能产生持续的经济增长以增加中国公民的福祉 。 在改革开始于 1978年,分为两个阶段。 在 第 一个阶段,在 70 年代末和 80 年

    4、代初之间,所涉及的农业集体化改革,开放对外国企业对本国的投资,并放开创业者创业的权限。 然而,大多数行业仍然是国有企业。 第二阶段的改革 , 在 80 年代和 90 年代 , 后期参与的私有化和承包国有企业 , 取消价格管制 , 保护主义政策 , 和冗余规则 , 尽管国家垄断行业 , 如银行和石油仍然是国有的。这些变化后 ,私企 增长显著 , 占中国 GDP 的 70%, 到 2005 年 ,超过了 西方国家的 GDP。 随着经济改革 ,在 80年代 末和 90 年代 中期 的特点是低实际利率可能会导致储蓄率的增加 , 考虑到借款家庭和小企业所面临的约束。在同一时期 , 中国政府也实施了一系列

    5、在社会保障领域的改革 , 包括养老金体系。 城市中国家庭的储蓄率 在 70 年代基本上是 低水平的, 但它从 1978 年开始增加 ,直到 90 年代达到了国 内生产总值的 35%。城市家庭的平均储蓄率相对可支配收入从1995 年的 17%上升到 2005 年的 24%。在发达市场经济体几项基于经典的储蓄模型被用来解释消费 /储蓄的模式。特别是 波姆伯格 的生命周期理论和弗里德曼的永久性收入假说被考虑为试图解释中国家庭的储蓄行为。然而 , 这些理论预测通过实证研究 得出 的结果 却 不支持对中国家庭储蓄行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事实 : 它显示了一个 u型的模式 , 这是符合 hump-shape

    6、d 模式预测的生命周期假说。此外 , 实证研究提供的证据不确定性的增加引起的收入和消费的经济部门改革。其他研究使用一个简单的增长模式表明 , 保险风险引起的经济转型部分改变了边际消费倾向和永久收入之间的关系。高收入家庭倾向于 储蓄, 而不是消费 。 本文的目的是着眼于 1998 年开展的医疗制度改革,对家 庭的自付费用和储蓄有其潜在影响。 我们通过扩展提供的描述性分析研究,通过计量分析,找出医疗改革中自付费用和储蓄之间的因果关系。 尽我们最大的努力,这是 第 一次收集到这些问题。 在这个文献中,几位作者研究了家庭储蓄率,但到目前为止各种因素的影响没有指明研究医疗改革和微储蓄之间的关系。 唯一的两篇论文,专注于储蓄率与改革之间的关系, 但它们使用宏观数据,并且不能评估异质性的作用。 反之,有研究医疗改革和自费支出关系中的几个的,虽然结果有点喜忧参半。 本文的其余部分安排如下:第 2 节回顾卫生保健系统的制度背景 ; 第三 节通过数据描述计量模型和估计结果。 最后,第 4 节总结。 2. 在中国城市医疗保健部门的改革


    注意事项

    本文(2013年--(节选)外文翻译---中国医疗制度改革:关于自付费用和储蓄的影响(译文))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毕设资料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网站客服QQ:540560583,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本站所有资料均属于原创者所有,仅提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请勿用做其他用途,转载必究!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
    copyright@ 2008-2025 毕设资料网所有
    联系QQ:540560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