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 -页,共 33 页 摘摘 要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建设规模正日益增 大,如何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也能使工程能长久的安全使用下去, 日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建筑工程质量形成于施工项 目,是关系到建筑企业形象的窗口。我国目前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 特点,质量管理在建筑项目各个阶段的应用,如何实现建筑项目管理的 监控,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建设工程质量不仅要重视某个“点”或 “几个点”的管理,更要注意“面”的管理, “全过程”的管理,工程质 量不仅是静态管理与控制,更重要的是动态管理与控制。工程质量问题 关系到国家的根本利益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我们应该学习借鉴 发达国家成功的管理经验,在工程建设的每个阶段把好质量关,从制度 上、组织上、人员上加强管理,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 体系,消除工程质量隐患。建筑施工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质量 的因素很多,容易产生质量问题。因此,要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就 必须提高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自身素质、加强原材料和施工方法的质 量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严把施工工序的质量关。 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质量管理与控制是工程项目的核心、是决定工程 建设成败的关键,没有质量就没有投资效益、工程进度、社会效益。要 扭转目前工程项目质量事故多发的被动局面,就要加强施工阶段质量管 理工作,提高工
3、程项目的质量。质量是建设工程的生命,也是永恒的主 题。论文主要基于建设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简要分析了我国当前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做好施 第- 2 -页,共 33 页 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的一些方法与具体措施。 关键词关键词: : 建筑工程 施工质量 管理措施 质量管理 重要性 具体措施 第- 3 -页,共 33 页 一、总一、总 论论 1.11.1 桩基础质量事故分析及防治措施桩基础质量事故分析及防治措施 1.1. 11.1. 1 桩基处理的桩基处理的一般原则一般原则 1.处理前应具备的条件 1)事故性质和范围清楚;2)目的要明确,应有预定处理方案;
4、3) 参加的人意见基本一致,并确定处理方案;4)设计人员认可签字。 2.事故处理应满足的基本条件 1)对事故处理方案要求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施工期短,方法可 靠。2)对未施工部分应提出预防和改进措施,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 3.事故应及时处理,防止留下隐患 1)桩成孔后,应检查桩孔嵌入持力层深度、岩石强度、沉渣厚度、 桩孔垂直度等数据,数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只要有一项不符合设计要 求,就应及时分析解决,建设单位代表签字认可后,方能灌注砼、移动 钻机,防止以后提出复查等要求而产生不必要的浪费。2)基桩开挖前, 必须全面检查成桩记录和桩的测试资料,发现质量上有争议,必须提出 意见;然后方能挖土,防止基桩开挖后再来处理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4、应考虑事故处理对已完工程质量和后续工程方式的影响。 5.选用最佳处理方案。桩基事故处理方法较多,但对方案要进行技 术经济比较,选择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和施工方便的方案。 1.1. 21.1. 2 桩基事故的常用处理方法桩基事故的常用处理方法 常用方法有接桩、补桩、补强、扩大承台(粱)、改变施工方法、修 改设计方案等。下面结合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