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超外差调频接收机超外差调频接收机 一、引言一、引言 人类自从发现能利用电波传递信息以来,就不断研究出不同的方法来增加通信的可靠 性、通信的距离、设备的微型化、省电化、轻巧化等。 随着广播技术的发展,无论是发射机还是接收机都在不断更新换代。尤其以接收 机的发展更为明显,目前的无线电接收机不单能收音,且还有可以接收影像的电视机、数 字信息的电报机等。 自 1920 年开发了无线电广播的半个多世纪中,其间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 路三代变化,功能日趋增多,质量日益提高。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更朝着电路集成化、 显示数字化、声音立体化、功能电脑化、结构小型化等方向发展。 集成电路具有体积小、
2、功耗低、可靠性高、性能好以及易于使系统整机实现少调整和 不调整等优点,通信电路正迅速向这方向发展。 二、概述二、概述 2 2.1.1 超外差超外差 输入信号和本机振荡信号产生一个固定中频信号的过程。因为,它是比高频信号低, 比低频信号又高的超音频信号,所以这种接收方式叫超外差式。和直接放大式相比较,超 外差式接收机具能有灵敏度高而工作稳定,选择性好而失真度小等优点,在实际生活中有 着广泛的应用。灵敏度是指接收机接收微弱信号的能力;选择性是指接收有用信号抑制无 用信号的力,也就是分隔邻近电台的能力;失真度是指收音机输出信号波形与输入信号波 形相比失真的程度。灵敏度、选择性、失真度都是收音机的主要
3、性能指标。 2 2. .2 2 接收机接收机 一种将载波频率和本振频率相结合,产生较低频率信号(IF)的无线接收机,与载波信 号相比,中频(IF)信号容易进行解调。 三三、正文、正文 3.3.1 1 系统设计系统设计 3.1.13.1.1设计目标和要求设计目标和要求 1 了解在高频(也包括低频)电子线路中所学过的单元电路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掌握 此接收机的组成,可实现的电路等。 3.1.23.1.2计的主要技术指标计的主要技术指标 1工作频率范围 =88108MHz 2灵敏度:530uV。 3选择性:中频干扰比大于 50dB。 4频率特性:通频带 2f=200KHz。 此外,还要适当考虑输出功
4、率,输入波形失真等问题。 3.1.33.1.3 调频接收机的设计原理及框图调频接收机的设计原理及框图 调频接收机的工作原理 图图 1-1 调频接收机组成框图调频接收机组成框图 3.1.43.1.4 要部分的波形图及部分频谱要部分的波形图及部分频谱 1)混频器的前后输入波形 本振信号本振信号 2)中频放大器输入前后的波形 2 3)鉴频器输入前后的波形图 调频信号 调制信号 一般超外差调频接收机的组成框图如图 1-1 所示。 其工作原理是: 天线接 受到的高频信号,经输入调谐回路选频为 f1,再经高频放大级放大进入混频 级。 本机振荡器输出的另一高频 f2 亦进入混频级, 则混频级的输出为含有 f1、 f2、 (f1+f2) 、 (f2-f1)等频率分量的信号。混频级的输出接调频回路选出中频 信号(f2-f1) ,再经中频放大器放大,获得足够高增益,然后鉴频器解调出低 频调制信号,经过解调器解调后,再由低频功放级放大。由于天线接收到的 高频信号经过混频成为固定的中频,再加以放大,因此接收机的灵敏度较高, 选择性较好,性能也比较稳定。 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