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单单 片片 机机 课课 程程 设设 计计 题 目: 波形发生器 班 级: 机 081 学 号: 2 姓 名: 2 第一章 概述 课程设计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而开设的一门实 践,它充分利用了学校实验室所能提供的各种仪器及器材,根据学生所掌握的知 识,从实际情况出发而制定的实践项目。课程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性教育环 节,是学生在完成本专业所有课程学习后必须接受的一项结合本专业方向的、系 统的、综合的工程训练。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工程的方法,通过一个较复杂课题 的设计练习,可使学生通过综合的系统设计,熟悉设计过程、设计要求、完成的 工作内容和具体的设计方法,掌握必须提交的
2、各项工程文件。其基本目的是:培 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电路设计和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结 合生产实际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加深和扩展有关电子类方面 的知识。通过进行课程设计,提高了学生化知识为能力化能力为创新的素质,巩 固了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运用所学微控制器技术、微机原理等方面的知识,设计 出一台以 80C32MCU 为核心的单片机数据采集、通讯或测控系统,完成信息的 采集、处理、输出及人机接口电路等部分的软、硬件设计。 多功能波形发生器设计课题需要充分灵活运用编程语言所提供的各种指令 语句,巧妙利用软硬件实现以上所要求的功能,在程序逻辑设计上
3、也要求正确, 合理的对项目进行分解分块,合理的逻辑设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整个 项目当中最富有创新性和挑战性的部分。 3 第二章 设计任务 本次课程设计要求采用单片机和 DAC 设计波形发生器,具体要求如下: 1 利用单片机和 DAC0832 产生锯齿波、三角波、正弦波等波形 2 完成 DAC 与运放的连接,输出可供示波器显示。 3 用按键改变波型的种类,波形的幅值与频率。 第三章 设计电路原理说明 3.1 系统主体构造 该系统功能主要由 AT89C51 单片机通过相应的软件编程实现程序逻辑功 能并结合相关的周围硬件电路而实现。其主要的程序流程框图如图 3.1 所示: 进入系统后,首先进
4、行程序的初始化任务,将各相关的内存区清空,以 消除驻留数据的影响。随后,程序不断扫描 P1 口,如果 P1.0,P1.1,P1.2,P1.3 有任一引脚出现低电平,则转向相应的波形子程序,启动 DA 转换器,输出相 应波形。 在执行波形输出的子程序的同时,每执行一次相应的循环体,系统检测 是否有键按下,如果没有相应的键按下,则继续执行循环体,如果有键按下, 则跳转到程序开始的地方往下执行。 4 3.2 硬件元件概述 本次设计所采用的硬件资源主要有: 3.2.1 AT89C51 AT89C51 单片机,其引脚图如图 4.1 所示。 5 图 4.1 AT89C51 引脚图 芯片的引脚描述如下: 1、主电源引脚 VCC 和 VSS VCC(40 脚)接+5V 电压; VSS(20 脚)接地。 2、外接晶体引脚 XTAL1 和 XTAL2 XTAL1(19 脚)接外部晶体的一个引脚。在单片机内部,它是一个反相放 大器的输入端,这个放大器构成了片内振荡器。当采用外部振荡器时,对 HMOS 单片机,此引脚应接地;对 CH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