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引言 自1925年世界上第一条铁路诞生以来,世界各国重视铁路研究工作的专家、学者,始 终在为提高列车的行车速度作不懈的努力。在我国铁路“十五计划”编制中已明确指出, 要加强快速客运专线的建设,逐步建成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连接各省会城市和其 它大型城市间铁路快速客运系统。高速铁路对轨道的平顺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路基是 铁路线路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承受轨道结构重量和列车荷载的基础,它也是线路 工程中最薄弱最不稳定的环节,路基几何尺寸的不平顺,自然会引起轨道的几何不平顺, 因此需要轨下基础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较小的永久变形,以确保列车高速、安全、平稳运行。 从德、法、日三国针对我国高速
2、铁路设计咨询结果来看,德、法强调控制路基的不均匀沉 降,其追求沉降的目标是不均匀沉降为零。工后沉降的指标相对而言较为严格,如何确保 路基沉降变形满足质量标准要求成为路基工程的重点课题。我国从很早开始对高速铁路基 础关键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在借鉴国外高速铁路大量理论、试验和建设实践的基础 上,相继制定了相关设计暂行规定和设计指南,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速铁路技术 体系,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2005年1月5日,国务院批准了铁路中长期发展规 划,从此拉开了高速铁路建设的序幕。 本设计是根据铁道部建设司 2006 年 4 月 10 日下发的关于尽快开展无碴轨道铺设 条件评估技术指南编写
3、工作的通知1的要求和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技术 暂行规定2中对线下构筑物的变形测量提出的相关规定,借鉴国外高速铁路无碴轨道铺 设条件的相关评估技术要求,进行编制的。 2 1 哈大客运专线四平段概述 1.1 工程概况 哈大铁路客运专线被列为我国 “十一五” 期间东北地区铁路建设重点工程, 是我国 中 长期铁路网规划 “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中北京沈阳哈尔滨(大连)客运专线的重 要组成部分, 全长约 900 公里。 中铁十九局集团哈大客运专线管段位于吉林省四平市境内, 为新建铁路哈尔滨至大连客运专线站前土建工程标 DK579+140DK602+407.3 段工程, 线路全长 23.2667km
4、, 其中桥梁长 13.77807km, 占 59.22%, 路基长 9.48923 km, 占 40.78%。 工程投资 6.86 亿元。路堤结构形式为级配碎石,中粗砂、AB 组填料、改良土,地基采用 CFG 桩或水泥搅拌桩进行处理。 沉降和变形观测里程起始于 DK579+140, 终止于 DK602+407.3, 其中包括八棵树大桥、 三叉河大桥、英城大桥、龙王庙大桥等 10 座大桥,DK597+224、DK597+713、DK598+250 等 10 个涵洞和靠山屯八棵树路基、八棵树三岔河路基等 10 段路基。 1.2 作业区自然状况 1.2.1 地形、地貌 本区段可分为三大地貌单元,即起点到 DK579+333 为属低山缓丘区,地势起伏较大, 地势总体北高南低,北部有一陡坎,高差约 13m;向北为微丘状剥蚀平原区。该段地势上 形成中部高南北低,东西向较为平坦,地形纵向起伏较大;DK600+400DK602+407.3 位 于苏台河一、二级阶地,地势平坦、开阔,相对高差 012.14m。 1.2.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1)工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