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C+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 ( 20 - 20 年度第年度第 学期学期) 计算器计算器的设计的设计与实现与实现 专业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班级班级 学号学号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完成日期 C+课程设计报告(2011) 目目 录录 1 概 述 . 3 1.1 课程设计目的 3 1.2 课程设计内容 3 2 系统需求分析 3 2.1 系统目标 3 2.2 主体功能 3 2.3 开发环境 3 3 系统概要设计 4 3.1 系统功能划分 4 3.2 系统流程图 5 4 系统详细设计 5 4.1 设计步骤 5 4.2 界面设计 7 4.2 实现高级按钮控
2、件类 . 10 5 测试 11 5.1 测试方案 . 11 5.2 测试结果 . 11 6 小结 12 参考文献 . 14 附 录 15 附录 1 源程序清单 . 15 C+课程设计报告(2011) 3 计算器的设计与实现计算器的设计与实现 1 概 述 1.1 课程设计目的 1、巩固并加深学生对 C+语言程序设计知识的理解; 2、培养学生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使学生认识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两种 设计方法的区别; 3、进一步掌握和应用 VC+ 6.0 集成开发环境; 4、提高运用 C+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初步掌握开发小型实用软件的基本方法,能独立设计、实现基本的 MIS 系 统; 6、
3、掌握书写程序设计开发文档的能力(书写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 1.2 课程设计内容 课题名称:课题名称:计算器的实现 说明:说明:实现一个计算器。 要求要求: 1)用“计算器”的标准视图执行简单的计算。 2)用其科学型视图执行高级的科学计算。 2 系统需求分析 2.1 系统目标 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繁杂的数值运算,这时候我们就必须用到科 学计算器,所以便着手开发了这个计算器程序,以便用于自己的学习工作。要计算 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求幂,求模,求平方根,求 Sin, 求 Cos。 2.2 主体功能 1、十进制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取模等简单计算。 2、科学计算
4、函数,包括(反)正弦、(反)余弦、(反)正切、(反)余切、开方、 指数等函数运算。 3、以角度、弧度两种方式实现上述部分函数。 2.3 开发环境 VC+ 6.0 计算器的设计与实现 4 3 系统概要设计 3.1 系统功能划分 表 3-1 系统功能表 1) 假设执行操作“+”,先输入一个数,再输入“+” ,再输入另一个数,最 后输入“+” 。整个功能“+”就执行完毕。 2)执行操作“Sin”,先输入一个数,在输入“Sin” ,整个功能“Sin”就执行 完毕。 3)执行操作“n!”,先输入一个数,再输入“n!,整个功能“n!”执行 序号 文件名 主要功能 备注 1 + 加法求和 两个操作数 2 - 减法求差 两个操作数 3 * 乘法求积 两个操作数 4 / 除法求商 两个操作数 5 % 求模 两个操作数 6 求 x 的 y 次幂 两个操作数 7 S 求平方根 一个操作数 8 Sin 求正弦 一个操作数 9 Cos 求余弦 一个操作数 10 ln 求对数 一个操作数 11 n! 求阶乘 一个操作数 12 = 等于 13 C 寄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