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机械本体的设计1 1 绪论 1. 1 汽车转向系统作用及简要介绍 作为汽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汽车转向系统是决定汽车主动安全性的关键总成, 如 何设计汽车的转向特性, 使汽车具有良好的操纵性能, 始终是各汽车生产厂家和科研机构 的重要研究课题。特别是在车辆高速化、驾驶人员非职业化、车流密集化的今天, 针对更 多不同水平的驾驶人群, 汽车的操纵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汽车转向系统经历了纯机械式转 向系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3 个基本发展阶段。 机械式的转向系统, 由于采用纯粹的机械解决方案, 为了产生足够大的转向扭矩需要 使用大直径的转向盘, 这样一来,
2、 占用驾驶室的空间很大, 整个机构显得比较笨拙, 驾驶 员负担较重, 特别是重型汽车由于转向阻力较大,单纯靠驾驶员的转向力很难实现转向, 这就大大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但因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造价低廉, 目前在一部分转向操 纵力不大、对操控性能要求不高的微型轿车、农用车上仍有使用。 1953 年通用汽车公司首次使用了液压助力转向系统, 此后该技术迅速发展, 使得动 力转向系统在体积、功率消耗和价格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80 年代后期, 又出现 了变减速比的液压动力转向系统。 在接下来的数年内, 动力转向系统的技术革新差不多都 是基于液压转向系统, 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变流量泵液压动力转向系统( V
3、ariable Displacement Power Steering Pump) 和电动液压助力转向( Electric Hydraulic PowerSteering, 简称 EHPS) 系统。变流量泵助力转向系统在汽车处于比较高的行驶速度或者不需要转向 的情况下, 泵的流量会相应地减少, 从而有利于减少不必要的功耗。电动液压转向系统采 用电动机驱动转向泵, 由于电机的转速可调, 可以即时关闭, 所以也能够起到降低功耗的 功效。液压助力转向系统使驾驶室变得宽敞, 布置更方便, 降低了转向操纵力, 也使转向 系统更为灵敏。由于该类转向系统技术成熟、能提供大的转向操纵助力, 目前在部分乘用 车
4、、大部分商用车特别是重型车辆上广泛应用。 但是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在系统布置、安装、密封性、操纵灵敏度、能量消耗、磨损与 噪声等方面存在不足。 电动助力系统 EPS 在日本最先获得实际应用, 1988 年日本铃木公司首次开发出一种 全新的电子控制式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并装在其生产的 Cervo 车上, 随后又配备在 Alto 上。此后, 电动助力转向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其应用范围已经从微型轿车向大型轿车和客 车方向发展。 日本的大发汽车公司、 三菱汽车公司、 本田汽车公司, 美国的 Delphi公司, 英 国的 Lucas 公司, 德国的 ZF 公司, 都研制出了各自的 EPS。 EPS 的助力形式也从低速范 围助力型向全速范围助力型发展, 并且其控制形式与功能也进一步加强。 日本早期开发的 EPS 仅低速和停车时提供助力, 高速时 EPS 将停止工作。 新一代的 EPS 则不仅在低速和 停车时提供助力, 而且还能在高速时提高汽车的操纵稳定性。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 EPS 技术日趋完善, 并且其成本大幅度降低, 为此其应用范围将越来越大。 1 1.2 汽车电动助力式转向系统的国内外发展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