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摘要 第一章 绪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表现出了公有制经济不可 替代的作用。到 2006 年,登记的私营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 57,注册资金 总额达 76028.5 亿元人民币,从业人员 18.6 万人。2012 年,全国民营企业数量 近 1000 万家。然而,我国很多民营企业的寿命并不长,“昙花一现”的现象经常发 生。因为民营企业的营销多数都是走着模仿西方企业的道路,没有很好的结合我 国的国情,弊端较多.现阶段,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大部分民营企业所承受的生存 压力依然很大,如何让我国广大的民营企业在如此激烈的国际环境中生存,改变 困顿的营销状况,探索自己的营销之路,只
2、有对符合民营企业自身条件的营销策 略,进行不断的创新才能够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对于民营企业的营销创新我们知道国外对营销创新的起步较早, 提出了不同 的概念,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如芭芭拉.本德.杰克逊的“关系营销” 、桑格菲特 的“营销创新战略”等都做了较为全面的研究。而我国对营销创新的研究相对较 晚,但已从单纯的理论学习阶段步入全面的创新和拓展时代。如李丹仪提出“建 立市场营销创新体系” 、刘永安的“企业营销创新”等等。然而,由于缺乏对西 方营销理论应用于中国实践的有效探索,缺乏中国营销理论创新的尝试,这些观 念没有很好地与中国国情有效结合, 这就需要我们提出更贴近中国企业的营销创 新概念。
3、随着时代的发展, 将会有更多人关注营销策略创新, 从最早的 4p 发展开来。 这将会会推动民营企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相信会有更多细化的研究成果,如民 营食品企业、民营服装企业、民营电子企业等的营销策略创新研究。一旦理论成 熟,对于民营企业健康、可持续地发展意义将会极其深远。因此,关于营销策略 创新,一定会朝着更实用、更有效的趋势发展。 2 第二章 民营企业的特点 2.1 我国民营企业的组成类型 依据民营企业发展的现实情况,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大致由以下几个部分构 成: (1)个体企业。主要指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个体工商户。个体工 商户,在改革开放前就有,但在不断斗私批修、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条
4、件下,有也 可视同没有。因为少得可怜,而且主要为修鞋匠、蹬缝纫机、理发的专业户等, 根本没有什么产值。到 1978 年,偌大的中国,城乡只有 15 万户。因而现实中的 个体工商户,都是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在国家放宽政策后,重新发展起来的。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个体所有制经济既是独立的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又是少许的 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是一般劳动者谋生和就业的主要方式,并没有太大的意识形 态障碍。所以,发展的势头很猛。个体企业是我国民营经济的主体,是国民经济 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私营企业。即在五十年代中期对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消灭了的资 本主义工商业。实际它们是在农村家庭承包制的前提下,在家庭承包出现了专业 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则是在允许待业青年自谋职业、个体工商户发展的 基础上,增加雇工,扩大经营规模而发展起来的。私营企业是把社会上的各种生 产要素组合到一起的经济,它代表了比个体经济更高的生产力,对国家、社会的 贡献更大。 (3)民营科技企业。这全部是由科学技术人员下海创办的企业。其特点, 地地道道的民营,机制比较灵活。主要从事科研开发,有助于实现技术成果 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