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国留守儿童社工介入实践研究 一、 化起镇留守儿童情况分析 (一)、化起镇经济发展及居民情况介绍 化起镇位于贵州省织金县东部,距县城 43 公里,距省会贵阳 144 公里。全镇 总面积 96.3 平方公里,其中现有耕地面积 28856 亩,人均 0.79 亩,辖 23 个行政村,1 个居委会,共 235 个村民组, 8594 户, 39482 人,境内居住 有汉、苗、彝、白、水、仡佬、蒙古、穿青等少数民族。化起镇所属的织 金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辖内农村贫困人口有十余万人, 农民人均年收入约约 4000 元。化起镇经济发展以种植业为主,非农经济发 展较为缓慢,和贵州其他城镇一样
2、,经济发展水平与东部沿海城镇具有很 大的差距。究其原因;一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更为注重东部及沿海地区的 经济发展,各项有利政策和资源都主要投入到东部各省市,造成中西部地 区经济发展迟缓。二是自然本地环境制约,本地区处于云贵高原中部,境 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交通状况极不便利。此外,化起镇地区石漠化严 重,60%以上的土地不适宜发展农业种植,致使本镇农业发展状况也较为落 后。 在经济发展的落后及生活贫困影响下,从上个世纪末开始,一些人放弃 了在家务农的生活,前往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打工。刚开始的时候,外出 打工的人较少,打工的地方也基本在省会贵阳或省内几个大城市为主,人 员也以比较偏远落后的几个村较
3、多。随着打工潮的不断发展,尤其最近几 年,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了打工大军,前往的目的地也都基本转移到了距离 很远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全镇个村,包括中心村都有大量人员进入到了 打工生涯。和其他外出务工地区一样,大量的青壮年农民离开,就产生了 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化起镇留守儿童约 2800 人左右, 而镇上的中学和小学学生人数的总和约为 5500 人,也就是说,化起镇的两 个中小学生里面,就会有一个是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比例高于 50%, 比全国的的比例高一倍。 (二) 、留守儿童成长、教育问题分析 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 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
4、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 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产生一系 列的问题,一些人甚至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 1、思想品行问题 由于本镇的留守儿童父母距离家乡很远,能够偶尔回来一次,也是对子女的 物资生活关怀较多,对其伦理道德、法制教育关注较少,致使部分留守儿童思 想功利化和世俗化,对社会共同理想和主流价值观缺乏认同。他们的道德观 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受负面影响较多,有的留守儿童好逸恶劳,奢侈浪 费,摆阔气,产生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又由于监护人大多都是隔代的 祖辈,自身的年龄较大、 精力有限, 思想意识与留守儿童的需求有很大差距, 无法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地学习辅导和思想教育。所以只要孩子不犯大错 误,监护人对其行为一般不会过问,因而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导致部 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不遵守规章制度,出现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 现象,有的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人混在一起,极个别的儿童甚至因此 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小吴是化起中学的一名学生,也是一名留守儿童,他的父母都去了东 莞打工,家里除了他还有两个妹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