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学生 姓名姓名 专业(班级专业(班级) 08 外语系本科二班 课题课题 名称名称 母语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影响 Native Languages Influences on English Majors 一、本课题的作用、意义,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尚待研究的问题一、本课题的作用、意义,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尚待研究的问题 1、选题的作用、意义 母语知识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是语言学家及语言教育者所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对于英语专业的 学生来说,他们在学习英语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套比较完善的母语系统,在学习英语时试图借助于母 语的语音、结
2、构、语义和文化来表达思想,就会产生语言迁移现象。一方面,母语与英语有着相通 之处,可以促进对英语的理解能力,增加英语专业学生对学习英语的兴趣,这种迁移我们称其为正 迁移。另一方面母语又会干扰英语专业学生的语音、语法掌握和对语言文化的理解,这种迁移为负 迁移。许多实证研究表明:英语学习者在认知处理过程中依赖母语思维,特别是在阅读和写作过程 中。语言都是相通的,英语和汉语在语法结构上有些地方很相似,比如句子成分和句子结构,英语 专业的学生如果在学习英语之前对这些汉语知识有所了解获有所掌握,对英语的学习会起到很好的 铺垫作用。但是母语是学习者根深蒂固的第一语言,而英语则是在母语系统已经牢固的条件下建
3、立 起来的第二语言系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母语的影响。 本文在前人对于迁移现象研究的基础上,力求从多方面,多角度,具体、详细地描述母语和英语间 存在的多层次的正、 负迁移, 通过对比分析理论主要从正反两方面探讨母语对英语专业学生在语音、 语法、写作、翻译、文化思维等方面的影响,旨在帮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利用母语的积极影 响,避免滥用母语,将其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2、与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外语学习中母语习惯和知识对目的语习得的影响是许多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普遍关注并有争议 的一个问题。长期以来,研究者对于二语习得中母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几经变化:从Lado过分夸大 母
4、语地位和作用的对比分析假说,到以Duly Burt和Krashen为代表的主张淡化母语在二语习得中地 位和作用的理论,都曾引起了很大争议。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的对比分析理论提出了母语迁移这 一概念。对比分析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语言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其基本任务是通过两种或多种 语言的共时比较来揭示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同。20世纪60年代,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盛行。它的 两大观点是“习惯”和“错误” 。新行为主义观念的代表者Skinner 认为通过模仿可以形成目标语习 惯,即能够运用这种语言。也就是说找到汉语和英语中的相似点,就能利用母语正迁移的作用促进 英语学习。另外,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错误分析”的观点是:通过比较分析错误来源与两种语言 的差异,差异越大,则错误越多。反之,如果相似点越多,错误则越少。20世纪80年代初,乔姆斯 基和其他一些语言学家提出了普遍语法理论。他们认为,母语习得在目标语学习中能够发挥正迁移 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很多学者和教育者也研究了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影响,从认为母语只有负迁移 作用到如今的从各个方面分析母语的正负迁移和在教学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