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用微机数控技术改造最大用微机数控技术改造最大加工直径为加工直径为 320mm320mm 轻型轻型 车床进给系统车床进给系统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机床的数控改造,主要是对原有机床的结构进行创造性的设计,最终使机床 达到比较理想的状态。数控车床是机电一体化的典型代表,其机械结构同普通的 机床有诸多相似之处。然而,现代的数控机床不是简单地将传统机床配备上数控 系统即可,也不是在传统机床的基础上,仅对局部加以改进而成(那些受资金等 条件限制,而将传统机床改装成建议数控机床的另当别论) 。传统机床存在着一 些弱点,如刚性不足、抗振性差、热变
2、形大、滑动面的摩擦阻力大及传动元件之 间存在间隙等,难以胜任数控机床对加工精度、表面质量、生产率以及使用寿命 等要求。 1.1 数控改造的必要性: 1.1.1 微观看改造的必要性 微观上看,数控机床比传统机床有以下突出的优越性,而且这些优越性均来自数控系 统所包含的计算机的威力。 可以加工出传统机床加工不出来的曲线、曲面等复杂的零件。 由于计算机有高超的运算能力, 可以瞬时准确地计算出每个坐标轴瞬时应该运动的运 动量,因此可以复合成复杂的曲线或曲面。 可以实现加工的自动化,而且是柔性自动化,从而效率可比传统机床提高 37 倍。 由于计算机有记忆和存储能力,可以将输入的程序记住和存储下来,然后按
3、程序规定 的顺序自动去执行,从而实现自动化。数控机床只要更换一个程序,就可实现另一工件加工 的自动化,从而使单件和小批生产得以自动化,故被称为实现了“柔性自动化”。 加工零件的精度高,尺寸分散度小,使装配容易,不再需要“修配”。 可实现多工序的集中,减少零件 在机床间的频繁搬运。 拥有自动报警、自动监控、自动补偿等多种自律功能,因而可实现长时间无人看管加 工。 由以上五条派生的好处。如: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省了劳动力(一个人可以看管 多台机床),减少了工装,缩短了新产品试制周期和生产周期,可对市场需求作出快速反应 等等。 以上这些优越性是前人想象不到的,是一个极为重大的突破。此外,机床数控
4、化还是 推行 FMC(柔性制造单元)、FMS(柔性制造系统)以及 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企业信息 化改造的基础。数控技术已经成为制造业自动化的核心技术和基础技术。 1.1.2 宏观看改造的必要性 宏观上看,工业发达国家的军、民机械工业,在 70 年代末、80 年代初已开始大规模应用 数控机床。其本质是,采用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包括军、民机械工业)进行技术改造。除在 制造过程中采用数控机床、FMC、FMS 外,还包括在产品开发中推行 CAD、CAE、CAM、虚拟制 造以及在生产管理中推行 MIS(管理信息系统)、 CIMS 等等。 以及在其生产的产品中增加信息 技术,包括人工智能等的含量。由于采用信息技术对国外军、民机械工业进行深入改造(称 之为信息化),最终使得他们的产品在国际军品和民品的市场上竞争力大为增强。而我们在 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方面比发达国家约落后 20 年。如我国机床拥有量中,数控机床的比 重(数控化率)到 1995 年只有 1.9, 而日本在 1994 年已达 20.8, 因此每年都有大量机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