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页 目录目录 1.前言前言 2 2.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2 3.设计规范及依据设计规范及依据 3 4.路线地质环境路线地质环境 4 4.1 自然地理 . 4 4.2水文与气象特征 . 4 4.3 地层岩性 . 5 4.4地址构造 . 6 4.5地震 . 7 5.路基防护工程设计路基防护工程设计 . 8 5.1深路堑设计 . 8 5.2挡土墙设计 . 27 5.3冲刷防护设计 . 35 6结论结论. 38 7致谢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 2页 1.前言前言 漩口水磨公路为国道 213线的分支线。是漩口经水磨至 三江旅游区的唯一通道。由于此路段位于紫坪埔水库蓄水区,水 库蓄水后,漩口至郭
2、家坝段将被全部淹没。淹没路段长达 6.5公 里。为此,此路段只能靠后提高标高建。承担该路段改建工程的 勘察设计工作。 本次毕业设计只涉及其中 K2+860K3+115段路基防护工 程设计。包括 K2+860K3+040段深路堑防护设计、K2+860 K3+115段冲刷防护设计及 K3+050K3+115段路肩墙设 计。 2.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工构造物。沿线砂、沙砾石、碎石料料场计有如下地点: K3+700 漩口至水磨旧路基本达到山岭重丘区三级公路标准。路 基宽度 6.57.5米,路面宽度 6米。沥青表处路面。该地区雨 水较多,地下水丰富。工矿企业多,重车多且超载严重,为此原 路面损坏严重,养护
3、维修频繁。 由于紫坪埔库区淹没水位达 887米,蓄水后,此路段将大部 分被淹没。为此,漩口至水磨公路只能后靠提高标高新建。本次 毕业设计所涉及的 K2+890K3+115段地形、地质复杂,边坡 陡峻,防护工程规模较大,主要由深路堑防护、冲刷防护及路肩墙 防护等内容组成。 第 3页 测区位于寿江右岸,寿江两岸河漫滩及阶地上沉积有大量的 沙、沙砾、卵石、漂石。砂质纯净,主要为中粗砂。砾石、卵 石、漂石以砂岩、灰岩、花岗岩为主,强度高、质量好,但分选 性较差,可筛分中粗砂、沙砾石或机械粉碎成碎石后用于各种人 右 60米寿江右岸河漫滩;K5+520右 50米寿江右岸河漫滩。平均 运距 0.8千米。 测
4、区覆盖层较厚,基岩出露较少,片石、块石可于 K3+550 处三江公路内侧边坡开采。平均运距 1.5千米。 测区地处寿江右岸,寿江水质好,无污染,施工及生活用水 可就近采取。平均运距 0.4千米。 测区交通便利,钢材、水泥、沥青等材料可外购。 施工单位自行解决用电问题。 3.设计规范及依据设计规范及依据 本设计技术标准为山岭重丘二级公路标准。本设计严格执行 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的 各项技术要求。 (1)建筑边坡支护技术规范(GB50330-2002);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 (3)铁路路基支挡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2001);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5)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 (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 第 4页 4.路线地质环境路线地质环境 4.1 自然地理自然地理 (1) 地理位置 米之间,相对高差 60米。河谷根脚开阔,呈“ U ”型,岸 坡坡度一般 10 25 ,局部可达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