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毕设资料网! | 帮助中心 毕设资料交流与分享平台
毕设资料网
全部分类
  • 毕业设计>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课程设计>
  • 实习报告>
  • 相关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毕设资料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软交换毕业论文

    • 资源ID:1456840       资源大小:243.50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软交换毕业论文

    1、 第 1 章 软交换概述 1 第第 1 章章 软交换软交换概述概述 1.1 什么是软交换什么是软交换 软交换 (soft switch) , 有时又称为呼叫服务器 ((call server),呼叫代理(call agent) 或媒体网关控制器。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已越来越不满足于现有 GSM 网络以窄带 方式提供的单一语音服务,提供宽带化、智能化、个人化移动多媒体服务的需求 日益剧增。下一代网络泛指一个以 IP 为中心,可以支持语音、数据和多媒体业 务融合全新的网络。3G 不是现有移动网和 IP 网的简单叠加,也不是单项节点技 术和网络技术的结合,而是整个网络框架的变革,是一种整

    2、体方案。软交换 Soft Switch正是构建在以 IP 为中心,可以支持语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的融合方案。 基于软交换技术和 IP 技术构建出分层开放的体系架构全新的网络平台, 在 3G 中 占有极为重要位置。 软交换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国。当时在企业网络环境下,用户采用基于以太 网的电话,通过一套基于 PC 服务器的呼叫控制软件(Call Manager、Call Server) ,实现 PBX 功能(IP PBX) 。对于这样一套设备,系统不需单独铺设网络, 而只通过与局域网共享就可实现管理与维护的统一, 综合成本远低于传统的PBX。 由于企业网环境对设备的可靠性、 计费和管理要求不高,

    3、主要用于满足通信需求, 设备门槛低,许多设备商都可提供此类解决方案,因此 IP PBX 应用获得了巨大 成功。受到 IP PBX 成功的启发,为了提高网络综合运营效益,网络的发展更加 趋于合理、开放,更好的服务于用户。业界提出了这样一种思想:将传统的交换 设备部件化,分为呼叫控制与媒体处理,二者之间采用标准协议(MGCP、H248) 且主要使用纯软件进行处理,于是,Soft Switch(软交换)技术应运而生。 目前,我国已完成并颁布了软交换设备总体技术要求(YDC003-2001), 明确规范了软交换在网络中的位置, 功能要求、 业务要求、 操作维护和网管要求、 协议和接口要求,计费要求和性

    4、能指标,并规定了与 IP 电话及智能网的互通要 求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不仅固网如此,移动软交换设备技术要求和设备规范 的送审稿也于近日完成, 主要针对软交换技术在移动网络中的移动性管理和鉴权 2 等方面特征进行了相应的扩展。不难看出,在分组交换日益普遍的情况下,软交 换技术无论在固网还是移动网络的发展和融合当中,作为网络的核心技术,发挥 着重要的粘合作用。 软交换是一种正在发展的概念,包含许多功能。其核心是一个采用标准化协 议和应用编程接口(API)的开放体系结构。这就为第三方开发新应用和新业务 敞开了大门。软交换体系结构的其它重要特性还包括应用分离(de-coupling of applications) 、呼叫控制和承载控制。 软交换是一种功能实体, 为下一代网络 NGN 提供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的呼 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是下一代网络呼叫与控制的核心。 1.2 软交换的结构软交换的结构 异构网络并存是目前网络的现状,多种异构网络融合则是大势所趋。随着 IP 网的迅速发展,软交换将以 IP 网为骨干,在各种网络相互融合的基础上,以 一种统一的方式灵活地提供业务。软交换控制


    注意事项

    本文(软交换毕业论文)为本站会员(毕***)主动上传,毕设资料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网站客服QQ:540560583,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本站所有资料均属于原创者所有,仅提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请勿用做其他用途,转载必究!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
    copyright@ 2008-2025 毕设资料网所有
    联系QQ:540560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