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论会计与审计中的重要性原则论会计与审计中的重要性原则 【内容摘要】 重要性原则是会计 、审计理论与实务中的一个基础概念和基本原则,在会 计和审计理论与实务中有着十分广泛的运用, 对会计信息披露和审计意见的形成 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就会计和审计中重要性概念的定义及其在实务中的运用与联 系进行分析 ,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内涵及对实务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重要性原则 会计重要性 审计重要性 知识经济时代 ,经济全球化、数字化、网络化和无形化使会计和审计的内 容 和范围进一步拓展,会计信息系统加工的对象纷繁复杂,在现实的市场经济 中完全对称的信息环境几乎不存在。面对日益高涨渴望充分披露会计信息的呼 声
2、,成本效益先行的经济人必须重新审视重要性边界。如何把握充分披露原则与 重要性原则的均衡统一一,是会计人员和审计人员值得深思的 问题 。况且经济环 境使 企业 面临不断加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特别是 金融 工具的日益创新对会 计提出了新要求,哪些是应在表内确认的重要项目,哪些需表外重点披露,取决 于对其进行重要性判断。 大量不断涌现的被现行财务报告体系轻视的不确定性经 济业务,因为所需判断内容多、判断难度大,给管理当局使用操纵、隐瞒等手段 弄虚作假提供了庇护土壤。而在审计工作方面,对重要性的快速准确的判断无疑 能合理降低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符合现代人作为有限理性的经济人的心理,这 对于我们建立独
3、立审计诚信机制,甚而对于整个市场诚信的建立能起到推动作 用。 之所以运用重要性原则, 是因为经济活动中确实存在一些对经济决策没有影 响或影响微不足道的不太重要的经济业务。如果会计核算和会计报告不分主次, 面面俱到,一是耗费财力,增加核算本身的成本,而这种耗费又不能带来应有的 效用;二是分散精务,影响会计信息折质量,特别是那些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经济 结构有重要影响的会计信息;三是忽视重点,不利于甚至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 经济决策。7 e- P: U4 s- S“ a) L 一一、重要性的含义 (一)会计重要性的含义 对会计中的重要性含义,有很多种定义和描述。国际会计准则对重要性含义 的描述为“如果
4、资料的省略或差错会影响报表使用者根据会计报表采取的决策 时,资料就具有重要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把重要性定义为:“考虑到 一定周围环境,会计报表中存在的一项错误或漏报的会计信息,可能使一个有理 性的报表使用者受其影响而改变其决策的程度。 ”我国会计准则没有给重要性明 确的定义,而要求会计核算过程中对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应区别其重要程度采 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具体来说,对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或会计信息使 用者相对重要的事项应分别核算,分项反映,力求准确,并在会计报告中作重点 说明。而对于那些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财务 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会计核算手续,采用简化的 会计处理方法,合并反映。 (二)审计重要性的含义 重要性也是现代审计理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含义,国际 审计界对它的定义 多源于会计理论中对重要性的定义。根据国际审计准则审计重要性的说 明, “重要性”是指“信息的错报或漏报足以影响使用者根据财务报表所做出的 经济决策,那么该信息是重要的”。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十号审计重 要性给重要性所下的定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