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实施的研究 - 1 - 1 绪论绪论 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从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开展程度、范围、组织、规范、 管理以及会计软件的开发等诸多方面进行分析, 大致分为初始实验期(20 世纪 70 年代末80 年代中期)、有序快速发展期(80 年代后期90 年代中期)和会计核 算软件转型期(1996 年以后)三个阶段。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进入信息化的基础,是现代企业决策的重要依据,是会计 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会计电算化工作包括电算化会计制度的建立、电算化会计人 才的培养、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和使用等。目前,会计电算化正从简单的 会计核算系统向综合的管理信息系统转变, 在经济管理领域
2、中处于应用电子计算 机的领先地位,正起着带动经济管理等领域逐步走向现代化的作用,更好的为加 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随着会计理论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和应用越来越受到 企业的重视, 实现会计电算化对中小企业自身的成长和国家经济的进步有着重要 作用,但中小企业在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和应用方面却存在许多问题。就我国中小 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的总体状况而言,发展极其不平衡,为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 建设造成了不良影响,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为此,中小企业 应该深入分析会计电算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作出加快中小企业会计电算化的措 施。 中小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是经济
3、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关键,也是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搞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对企业则可以提高 工作效率,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促进中小 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提高中小企业的信息处理能力。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会计 电算化已成为当前会计工作的主要工具,如何发挥会计电算化的优势,科学合理 的运用会计电算化完成企业各项工作,为企业提供有效、高能的工作质量,是当 前我们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江南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 2 - 2 会计电算化带来的改变会计电算化带来的改变 21 会计处理方法和工作类型会计处理方法和工作类型 传统的会计采用与企业规模和经营管理模式相
4、适应的会计处理方法, 实行会 计电算化改变了这样的处理方法,采用统一的核算方式,使数据处理更精确更快 速。会计电算化实现了会计工作由传统的核算为主向管理为主的转变,只要将原 始会计数据输入计算机,大量的数据计算、分类、归集、存储、分析等工作,都 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不仅把会计人员从繁杂的记账、算账、报账工作中解放出 来,而且利用计算机可以采用手工条件下无法采用的复杂、精确的计算方法,从 而使会计核算工作做得更细、更深,更好地发挥其参与管理的职能,大大提高会 计工作效率,使会计信息的提供更加及时。会计电算化推行以后,会计人员可以 有更多时间来参与经营管理,当好领导的参谋。同时,对新形势下的会计工作进 行研究和探讨。 22 会计信息质量提高,重视会计信息分析会计信息质量提高,重视会计信息分析 在手工操作情况下,企业会计核算工作无论在信息的系统性、及时性还是准 确性方面都难以适应经济管理的需要。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 传统会计中不规范、不统一、易出错等问题,使会计工作更规范化,大大提高了 会计工作质量。 大量的会计信息可以得到及时、 准确输出, 即可以根据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