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 前前 言言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能源消耗总量大。同时我国又是一个以 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炭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例一直在70%以 上,而且这种格局短期内不会根本改变;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 煤炭在能源中的比例仍占50%以上。而我国主要产煤地区主要集中在中 东部地区,且这些地区煤田开发和开采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煤层开深 度越来越深,该区大部分矿井开采深度在500-1000m,有的矿井开采深 度已经超过1000m。二是所谓“三高“,即高水压、高地温、高地压问题 日趋严重。 而与此同时我国为了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煤 炭资源利用率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正在努力推动能源改革,
2、 对于煤炭重 大举措就是资源整合,建立更加安全、集约、高效大型煤炭集团。 所有这些都为机械化、自动化采煤工艺注入了活力,但要实现这些 就需要大量高科技采煤设备,比如所谓的机械化采煤工作面的“三机” 1 液压支架 2 采煤机 3 刮板机。 而在这些设备之中成本最高的就是液 压支架。又加上我所学的专业,以及学校的优势专业和参加工作单位的 性质, 使我决定选择支撑掩护式放顶煤液压支架设计作为本次毕业设计 课题。 本次设计是关于支撑掩护式低位放顶煤液压支架设计, 在本次设计 中将大学四年所学习的材料力学,理论力学,机械加工工艺学,画法几 何及机械制图等知识进行了一次综合的运用, 使我对支架设计做了一次
3、 全面系统的了解。本设计做的主要工作:1、基本参数的确定;2、四连 杆机构的选择与设计;3、部分支架结构件的;4、液压系统的选择与设 计;5、自动化电液控制的选择与设计;等等。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河南理工大学张海教授和我们的企业河南金马 重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的同仁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 为我能够圆满的完 成设计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于理论水平,实践经验所限,本设计 ii 难免有错误和考虑不足之处, 敬请各位导师以及阅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 和建议。 1 1 1 绪绪 论论 1.11.1 液压支架发展历史液压支架发展历史 从历史来看,大约在四五十年前回采工作面还是采用木支柱。随着 刨煤机、钻削式和滚筒
4、式采煤机等快速采煤机的使用,木支柱既不能对 顶板提供足够大的阻力, 其支设和回收也难满足连续采煤的要求。 于是, 刚性木支柱被可压缩性摩擦和液压支柱所代替, 并以支柱加铰接顶梁的 结构形式支护回采工作面。在此基础上,英国“道梯”公司在1954年, 研制出垛式支架。它主要由安装在矩形整体底座上的立柱和顶梁组成; 1958年法国试验成功了节式支架。 1961年前苏联研制出了OMKT型掩护式 液压支架,该支架能有效防止开采过程中矸石渗入工作面;60年代末和 70年代初,为了保持顶梁端点相对于煤壁作近似的直线运动,欧洲国家 在OMKT型掩护式支架的基础上作了许多改进, 相继出现了长顶梁、 二柱、 四柱以及多柱四连杆机构的液压支架;并且,为适应底板不平,底座采 用分离铰接式结构;对于松软底板,为减小底板比压,采用接触面积较 大的底座;进入70和80年代,液压支架又有了新的发展。顶梁不仅实现 了“立即前移支护”, 而且整个支架安装了电液控制系统实现微机控制 与操作,并于1981年研制出采高为6m的大采高支架及放顶煤支架;80 年代至今,为提高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液压支架在液压性能和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