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前 言 浮法玻璃因熔融玻璃液漂浮在熔融的锡液表面成型为平板玻璃而得名。这种 生产方法由于无需克服玻璃本身重力,可使玻璃原板板面宽度加大,拉引速度大 大提高,产量和生产规模增大;由于玻璃成型是在熔融锡液表面进行,因此可以 获得双面抛光的优质镜面,其表面平整度、平行度可以与机械磨光玻璃相媲美, 而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又优于机械磨光玻璃;到目前为止,采用该方法可以生 产出厚度在 0.325mm 之间多种品种、规格的优质浮法玻璃,以满足不同用途的 需求;另外,浮法工艺还可以在线生产多种颜色玻璃和 Low-E 玻璃,大大丰富了 平板玻璃的范畴,扩大了平板玻璃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中国玻璃工作者自从在
2、洛阳研制出中国浮法后,浮法玻璃在中国迅速得到了 发展。经过我国玻璃工作者的不断努力,我国先后在熔窑日熔化量、玻璃生产技 术装备、节能降耗、环境保护、多功能玻璃开发以及超薄、超厚品种研制与产业 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据统计,至2009年末我国日熔化能力500 t以上熔窑占浮法玻璃总熔化能力的 75.4% , 600 t以上占54.48% , 700 t以上占28.83%。600 t以上熔窑占浮法玻璃 总熔化能力比重首次超过50% ,成为我国浮法玻璃主力窑型。浮法玻璃生产线规模 结构的提高,提高了我国浮法玻璃生产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污染物和二氧化碳 排放水平。从产能上看, 700 t以上36
3、条的能力占28.83% , 600620 t的42条能 力占25. 65% , 500550 t的40条能力占20.92% , 400480 t的38条能力占16.51% , 400 t以下26条能力占8.08%。 大吨位低单位产品能耗和小吨位高产品价值是今后平板玻璃熔窑的发展方向, 没有地缘优势,产品无技术特点,小吨位、高能耗的普通浮法玻璃将在市场上没有 立足之地。 在技术领域,采用中国浮法玻璃技术建设的生产线,技术装备与实物质量已达 到国际先进水平。通过对原料配料称量,熔窑、锡槽、退火窑三大热工设备及自动 控制系统成套软件的一系列科技攻关,进而对各关键技术进行系统集成和工程转 化,形成了具
4、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新一代中国浮法玻璃技 术。 还有像我国自主开发的余热发电技术与装备、烟气脱硫技术与装备、石英尾 2 砂提纯及综合利用技术,全氧燃烧技术与装备也逐渐应用到到浮法熔窑。 目前国际玻璃新技术均向能源、材料、环保、信息、生物等五大领域发展。 在材料方面,主要指玻璃原片的生产向大片、薄片、厚片、白片四个方向发展。 在研发新技术方面,通过对玻璃产品进行表面和内在改性处理,使其更具备强度、 节能、隔热、耐火、安全、阳光控制、隔声、自洁、环保等优异功能。 本次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1)认真总结国外同级别浮法熔窑的经验和教训,结合国内生产线的实际情 况、操作特点,围绕生产优质玻璃液这个重点来进行设计。 (2)着重节能降耗,采用国际先进的节能措施和节能产品,降低生产成本。 (3)全窑工艺尺寸确定既要注重以往的经验数据,同时要有理论创新,要在总 结以往经验数据的基础上对新结构确立理论依据。 (4)本熔窑出现的超出国内设计手册的结构设计,必须确保结构安全,此类结 构需建立相应的力学模型,并经过常温和热态理论论证通过后方可用于设计。 (5)设计中充分考虑延长窑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