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 _建筑结构耐火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课程名称 建筑结构与防火设计建筑结构与防火设计 2 建筑结构耐火安全分析与评估建筑结构耐火安全分析与评估 结构耐火一般通过对结构构件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使其在火灾中承载力降低 不多而满足受力要求来实现。因此,建筑物中主要受力构件的耐火性能应能在合 理的基础上保持建筑结构在火灾条件下的安全性和整体稳定性。 对建筑构件进行 耐火设计时应考虑如下因素: 1)建筑物的耐火等级; 2)构件的重要性; 3)构件的形式及其在建筑中的部位; 4)建筑物内的火灾荷载、可能的火灾强度、火灾的危险性; 5)防火分区的大小及其分隔
2、方式; 6)建筑物内部灭火系统的设置情况及其可靠性和有效性; 7)建筑物的重要性; 8)消防队是否能及时救援及其救援能力; 9)人员安全疏散所需要的时间。 正常情况下, 建筑室内火灾所产生的高温烟气将会上升到室内顶棚或屋盖下 的空间内。对于本工程的钢结构屋盖体系,其中起承重作用的钢桁架及下拉索等 钢结构构件会直接与热烟气接触,火灾产生的热量将传给钢构件。如果无外界条 件干扰,钢构件的温度将在一定时间内不断升高,结果可能导致构件乃至整个结 构的失效。 1 1 钢结构耐火极限状态、耐火设计要求及计算条件钢结构耐火极限状态、耐火设计要求及计算条件 火灾条件下,随着钢结构内部温度的升高,钢结构的承载能
3、力将下降,当结 构的承载能力下降到与外荷载(包括温度作用)产生的组合效应相等时,则结构 达到受火承载力极限状态。 当满足以下条件之一时,则认为钢结构构件达到耐火承载力极限状态: 1)轴心受力构件的截面屈服; 2)受弯构件产生足够的塑性铰而成为可变机构; 3)构件丧失整体稳定。 从火灾发生到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耐火承载力极限状态的时间为结构或结 构构件的耐火极限。 对于钢结构,无论是构件层次还是整体结构层次的耐火设计,均应满足下列 要求: (1)在规定的结构耐火极限的时间内,结构的承载力 Rd应不小于各种作用 所产生的组合效应 Sm,即 RdSm; (2)在各种荷载效应组合下,结构的耐火时间 td
4、应不小于规定的结构耐火 极限 tm,即 tdtm; (3)火灾下,当结构内部温度均匀时,若取结构达到承载力极限状态时的 内部温度为临界温度 Td,则应不小于在耐火极限时间内结构的最高温度 Tm,即 TdTm。 上述三个要求实际上是等效的,进行结构耐火设计时,满足其一即可。 目前,国家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 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 版)对钢结构屋盖中钢结构构件尚无明确的防 火保护层厚度的具体规定。而我国工程建设规范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程 (CECS 200:2006)在考虑钢结构构件最不利内力组合的基础上,可以进行该类 3 构件的耐火计算和验算。为了保证火灾时屋盖体系的耐火安全,同时充分利用建 筑钢结构中的新技术、新材料,选择后者作为本工程钢结构屋盖体系耐火设计的 依据。 北京国际会展中心设计单位提供的屋盖体系钢结构构件,包括桅杆、撑杆、 索、桁架弦杆和腹杆等的耐火设计计算条件如下: 1)所有杆件耐火极限都要求达到 2h; 2)索材质为预应力钢丝,桅杆材质为 Q345C,其余构件的材质均为 Q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