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交换技术课程设计---SIP协议与H.323协议的比较
-
资源ID:1454165
资源大小:673.03K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0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
现代交换技术课程设计---SIP协议与H.323协议的比较
1、 1 SIPSIP 协议与协议与 H.323H.323 协议的比较协议的比较 2 目录目录 摘要 1 一 概述 . 3 1.1 SIP 3 1.1.1 SIP 简介 . 3 1.1.2 SIP 的主要标准 4 1.1.3 SIP 的特点 . 4 1.1.4 SIP 的基本元素 5 1.2 H.323 6 1.2.1 H.323 简介 . 6 1.2.2 H.323 协议簇 . 6 1.2.3 H.323 系统基本元素 7 二. 消息类型 9 2.1 SIP 的消息类型与格式 . 9 2.1.1 SIP 请求消息 10 2.1.2SIP 响应消息. 11 2.2 H.323 的消息类型与格式 .
2、 12 三 协议详细分析 13 3.1 SIP 协议 13 3.1.1 SIP 协议提供的功能. 13 3.1.2.SIP 协议的实现机制 14 3.2 H.323 协议 . 14 3.2.1 协议结构栈 14 四常用消息格式 15 4.1 SIP 的常用消息格式 . 15 4.2 H.323 的常用消息格式. 19 五 协议操作过程 20 5.1 SIP 协议操作 20 5.1.1 发起呼叫过程 . 21 5.1.2 接受呼叫过程 . 23 5.1.3 终止呼叫或拒绝接受邀请过程. 25 5.1.4 取消邀请过程 . 26 5.1.5 转接过程 30 5.2 H.323 协议操作 31 5.
3、2.1 建立呼叫 . 31 5.2.2 建立呼叫控制 . 32 3 5.2.3 传输媒体信息 . 33 5.2.4 释放呼叫连接 33 【参考文献】 . 34 1 摘要摘要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与传统电信网络正逐步走向融合。 基于分组交换技术的IP 电话因其特殊的运营方式和成本核算方法,正以低廉的 价格给传统电信市场带来强大冲击。目前国际上的IP 电话标准主要有ITU-T SG16 制定的H.323 协议簇(利用其子集)和IETF MMUSIC 制定的会话发起协议 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虽然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采 用H.323
4、 作为IP 电话协议,而且世界上还没有基于SIP 的大型网络,但SIP正因 其协议结构简单灵活、分布式控制等优点日益受到重视,而且可以预测,在未来 的宽带网络上,基于纯IP 的SIP 将得到广泛应用。H.323 和SIP 的设计初衷都 是作为多媒体通信的应用层控制(信令)协议的,因此它们能实现的信令功能基 本相同,也都是利用RTP(Real- Time Protocol)作为媒体传输协议。但两者的 设计风格截然不同。H.323 采用的是传统的实现电话信令的模式,包括一系列协 议,如Q.931、H.254 等;而SIP 借鉴其他互联网协议,如HTTP 等的设计思想, 采用基于文本的协议。本文从协议结构复杂性、可扩充性、可扩展性和所支持的 业务特性等方面对二者做一比较。 关键字:关键字:H.323 SIP H.323 SIP 比较比较 A Abstractbstract At presen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uter network and the traditio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