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一、我国有线电视发展现状一、我国有线电视发展现状 中国有线电视起步于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 发展,已经成为又一新的信息产业。根据广电总局最新的统计数据, 2011 年中国数字有线电视用户达到 1.147 亿, 2012 年中国有线电视 宽带网用户数量将从 2007 年的 269 万增长到 816 万。 步入 21 世纪以来,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普及程度非常高, 早已进入了千家万户, 由于其收费低廉, 节目丰富, 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但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完善,因此,双向有 线数字电视网络的发展和完善是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交互数字
2、电视业务的基础是双向有线电视网络,数字电视增值 业务的基础也是双向有线电视网络。 没有宽带、安全可靠和可控可管 理的双向网络, 就没有交互数字电视业务, 更谈不上其它数字电视的 增值业务。因此,广电总局要求将构建完善现代传播体系,提高广播 影视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作为近几年的重点任务, 要求各地加快实现有 线电视网络的双向化,并向下一代数字广播电视网迈进。 面对广电网络仍以单向广播网络架构为主的现状,面对全国有线 网络发展参差不齐的状况。加快接入网双向化建设的步伐,成为我国 网络升级改造工作的当务之急。着力推进“互动电视市场化” ,从实 际出发,因地制宜,构建以广播电视网络为基础、满足“三网融合”
3、 要求的双向综合业务网络, 为下一代广电网络打好物理网络建设的基 础,是现阶段工作的重点目标。 2 二、二、有线电视系统的组成及性能指标有线电视系统的组成及性能指标 2.12.1 有线电视系统的组成有线电视系统的组成 有线电视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前端系统、 传输系统和电缆分配系统。 2.1.1 前端 位于信号源和传输系统之间, 对传输信号进行各种技术处理的设备 组合。它是系统信号处理的中枢。前端设备的性能,对整个系统的信 号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1.2 传输系统 对于超大型或大型 CATV 系统而言, 传输系统指远距离传输的超干 线或干线。它位于前端系统和电缆分配系统之间。 对于干线系统
4、的技 术要求是将前端信号传送到各个干线分配点所连接的电缆分配系统。 同时必须达到载噪比和非线性失真指标要求。 传输系统一般分别采用 电缆、光纤或微波多路 MMDS 三种方式。 2.1.3 电缆分配系统 位于传输系统和用户终端设备之间, 把前端经干线系统传输的信 号进行放大和分配。将信号均匀地分配给各用户, 并使各用户终端得 到规定的电平。 同时,各用户终端之间具有良好的相互隔离作用互不 干扰。 2.2.2 2 系统性能指标系统性能指标 2.1.1 下行传输系统主要技术参数要求 (1)系统输出口电平(dBuv)60-80 。 (2)载噪比(dB)43(B=5.75MHz) 。 3 (3)载波互调比(dB)57(对电视频道的单频干扰);载波互调比(dB) 54(电视频道内单频互调干扰) 。 (4)载波复合三次差拍比(dB)54 。 (5)载波复合二次差拍比(dB)54 (6)交扰调制比(dB)46+10Lg(N 一 1)(N 为电视频道数) 。 (7)载波交流声比(%)3 。 (8)色亮度时延差(ns)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