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审计风险的成因和控制措施 摘要 对于审计风险的概念,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积极的探讨,但由于理解的角 度不同,结论并不完全一致。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在制定审计计划、执行审计程序、 出具审计报告等阶段必须随时加以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审计方法的恰当运用和 审计人员所拥有的丰富经验在风险的控制上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 会在 1996 年底公布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 9 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中对审 计风险定义为:所谓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 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 然而,弄懂审计风险的真正含义、清楚了解它的种类、构成模型,及其存在形态 是能否有效控
2、制风险的基础,对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以及补救措施,也进行了深入研 究,并论述了审计风险控制的现状,这对如何及时有效地进行风险控制有着重要的意 义。这些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将对控制审计风险及避免审计失败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审计风险审计风险 控制控制 措施措施 II 目录目录 前 言 1 第 1 章 审计风险及审计风险模型 . 2 第 1.1 节 审计风险的含义 . 2 第 1.2 节 审计风险模型 . 2 第 1.3 节 审计风险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的影响 3 第 2 章 我国审计风险控制的现状和形成的原因 5 第 2.1 节 我国审计风险控制的现状 5 第 2.2 节 审计风险形成的
3、原因 . 6 第 3 章 控制审计风险的措施 . 8 第 3.1 节加强审计人员素质合理确定测试细节 . 8 第 3.2 节 做好执业环境净化谨慎接受委托 . 10 结 论 . 12 参考文献 . 13 致 谢 . 14 1 前前 言言 审计风险是影响审计事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所谓风险,即损失的机会和概 率。它以概率的形式来衡量,借以表达各种损失发生的机会。审计风险是一个非常重 要的概念,我国审计准则第 9 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中对审计风险的定义为: “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和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 计意见的可能性”。 对于审计风险的概念,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积极
4、的探讨,但由于理解的角度不 同,结论并不完全一致。 柯勒会计词典把审计风险解释为:一是已鉴定的财务报表,实际上未能按公 认会计原则公允地反映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可能性;二是在被审计单位 或审计范围中存在重要的错误,未被审计人员觉察的可能性。 美国审计准则说明第 47 号认为:“审计风险是审计人员无意地对含有重要 错报的财务报表没有适当修正审计意见的风险。”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的观点是: 审计风险是审计程序未能觉察出重大错误的风险。 国际审计准则第 25 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 审计人员对实质上误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风险。” 在审计实务中,存在着取证风险、定性风险等一系列在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构成审计风险模型的两大要素是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只有降低以上两种风险, 才能使审计风险降到最低,达到可接受的水平。 不同行业不同类别的交易和账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以及注册会计师的学识技 术和能力都对审计风险的高低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如何控制好审计风险,使审计事业 健康发展,有效地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