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本本 科科 生生 毕毕 业业 设设 计(论文)计(论文) 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 (20182018 届)届) 题题 目目 小型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小型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学学 号号 专业班级专业班级 系系 名名 称称 工程技术系工程技术系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2 1、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目的:图书管理系统开发的总体目标是实现图书馆图书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从而达到提 高图书管理的效率和目的。同时其人性化的功能能够吸引更多读者登录该图书管理系统,提高图书馆的效 益。 意义:随着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逐渐进入信息化社
2、会。信息和材料、能源一样成 为一种社会的基本生产资料,在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幅度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随 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促进我国经济大众的基础已变为知识。因此,追求知识的创新是推动整个社会 发展的重要动力。为了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对知识的创新和科技的进步,对图书馆的管理除了要加强对知识 的收集、处理、保护和传播外,还要在此基础上对图书馆的管理模式进行优化,从而实现图书馆的创新管 理。构建数字化、网络化的综合性现代化图书馆,不断地推动我国科研教育以及经济的发展。 随着各学校、机关、单位图书馆的不断增多,为了提高图书馆工作效率,防止人力资源的浪费,对图 书有统一的分类,便于检
3、查和清点工作,防止不必要的经济流失,利用电脑进行图书管理工作已成为了未 来的趋势,以前许多的图书管理都是手工的,尚未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 。对图书信息和借出书情况(如 书籍信息、读者信息、借出书的数量、借出时间、归还时间等)的统计和核实等往往还是采用人工计算的 方式。数据信息处理工作量大,容易出错;由于数据繁多,容易丢失且不易查找。总的来说,缺乏规范的 系统管理手段。因此开发一个小型图书馆管理系统,具有十分重大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2、 课题研究的现状 我国的图书馆自动化起步于 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以前都是采用人工来记录图书信息和读者 情况,数据量大,不便于操作和管理。我国经过
4、 30 多年的努力,部分图书馆实现了半信息化的管理,相 比以前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全国已有几千家图书馆在不同程度上把 计算机应用于管理和业务工作,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库。目前在各大城市和学校中,图书馆一般都配有计算 机。但是我国的图书馆目前在计算机的配置和使用上,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统观我国 的图书馆事业,一些偏远的小镇的图书馆仍然采用人工的方式来记录。这表明我国图书馆信息化程度与发 达国家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在信息化的道路上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的时候, 美国海军兵器中心开始研究单词匹配技术,开始了信息检索技术的研究。此后,信息索引、自动分类、自 动索引等技术的研究工作相继展开,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由此开始。20 世纪 90 年代初美国科学家 首次提出数字图书馆这个一概念,全球展开数字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