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乡土文化景观数字化展示平台设计研究乡土文化景观数字化展示平台设计研究 一、课题来源与选题依据 (课题来源、选题的目的与意义,与选题有关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动态, 附主要参考文献) 1、课题来源 乡土文化景观是生态环境与社会文化形成与发展的物质依托,它包含乡土建筑、乡 土景观及及相关的生活生产设施,反映着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神之间的关系。乡土 文化景观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与历史文脉感,体现一种“田园风光与诗情画意”,蕴含 浓郁的“故土情怀与乡情乡恋”审美意境,是构成 “美丽中国”与“美丽乡村”的重 要部分。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化速度加快,生态危机也日益严重,越 来越多的乡土文化景观
2、已逐渐消失, 对此,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发展生态文明, 建设 “美 丽中国”。因此,加强乡土文化景观的传承与管理势在必行,且刻不容缓!当前社会已 步入数字化时代,人工传承与管理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数字化传承与管理将成为 未来的发展趋势。 2、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从国内外的当前状况来看,当前乡土文化景观的展示与传播有很大的局限性,人工 保护与管理效率低下,明显存在以下不足: (1)覆盖范围小,耗资巨大。不能对现有的所有乡土文化景观全面覆盖,只能选 取部分代表性的景观进行保护与展示,覆盖范围不全面。而且对已濒临消失的景观多采 用在博物馆中进行实体模型重建方式,耗资巨大,不具有推广价值。 (2)因
3、地域局的关系,乡土文化景观传播与展示平台受限。传统的乡土文化景观 只能进行地域性现场展示,对外传播也只能通过当地的博物馆与图书馆等,用户无法在 异地随时或全面了解研究相关资料。而且,传统的乡土文化景观的展示平台单一,以实 物和现场展示为主,受地域、气候与人为等因素影响较大。 因乡土文化景观分布的地域广大,体系复杂,本课题只能以湖南为例进行研究,初 步构建数字化展示平台,进而达到推广应用的目的。 3、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动态 乡土景观很早就被西方发达国家研究应用。JBJackson( 19091996 ),是美国 著名的景观地理学家。他在 20 世纪 5O 年代就创办了一份极具影响力的刊物 Disc
4、overing Vernacubr Landscape ,书中 Jackson 较早地把“vernacular(乡土、 白话) ”与“landscape(景观) ”相关联,将“vernacular landscape(乡土景观) ” 作为文化景观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展开详细阐述,形成了极具启发性的思想认识,成为 西方关于乡土景观较早的并颇具权威性的系统论述。日本农学博士进士五十八专门编写 了乡土景观设计手法一书,针对日本国情与特点,提出运用乡土景观设计元素,改 善城乡环境,并对乡土景观的审美特征进行了研究概括(亲和感、年代美、柔和、安定 等) 。综观日本“造村运动” ,充分体现了其对乡土景观的尊重与热爱,构建了既符合经 济与时代发展,又符合乡土审美理念的和谐人居环境模式。 我国学者对乡土景观的关注是 20 世纪 8O 年代才开始的,到 9 O 年代研究队伍逐渐 壮大。俞孔坚是国内较早研究并应用乡土景观的,他倡导白话(乡土)景观,提出“反 规划”理论,以及“天地-人-神”和谐共融的设计理念,均是基于对乡土景观的保护与 尊重,体现了一种淳朴的乡土审美理念。 综上所述。国内外都对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