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信对上海大学生社交生活的影响研究 1 目目 录录 摘 要. 1 ABSTRACT. 2 1 绪论. 4 1.1 研究背景. 4 1.1.1 手机网民数量的剧增. 4 1.1.2 虚拟社交的产生. 6 1.1.3 “微控”现象爆发. 6 1.2 研究问题、目的与意义. 8 1.3 文献梳理. 8 1.3.1 社会交往概念界定. 8 1.3.2 大学生社交交往的研究. 9 1.3.3 大学生虚拟社交的研究. 9 1.3.4 关于微信本身的研究. 10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0 1.4.1 研究内容. 10 1.4.2 创新点. 11 1.5 研究方法. 11 1.6 理论基础. 12 1
2、.6.1 需求层次理论来看虚拟社交. 12 1.6.2 满足网民在情感和归属上的需求. 12 1.6.3 满足网民获得自我及他人尊重的需求. 12 2 调研基地与对象. 13 2.1 调研基地概况. 13 2.2 调研对象概况. 13 2.2.1 男女比例情况. 14 2.2.2 年级分布情况. 15 微信对上海大学生社交生活的影响研究 2 3 大学生使用微信现状分析. 15 3.1 大学生使用微信的基本情况. 16 3.1.1 是否正在使用微信. 16 3.1.2 接触微信的时间. 16 3.1.3 微信的时间消费. 17 3.1.4 开始使用微信的原因. 18 3.1.5 微信功能的使用情
3、况. 19 3.2 大学生的微信社交情况. 21 3.2.1 微信好友的来源. 21 3.2.2 微信好友的构成. 22 3.2.3 与好友联系频率. 23 3.2.4 与微信好友联系的方式. 23 3.3 大学生通过微信与陌生人交往情况. 24 3.3.1 对陌生人交谈的看法. 24 3.3.2 主动添加陌生人的情况. 25 3.3.3 通过微信与陌生人互动的情况. 25 3.3.4 希望与微信上的陌生人继续交往的方式. 26 3.4 大学生对微信的态度. 27 3.4.1 对微信满意程度的评价. 27 3.4.2 对微信维护个人隐私方面的评价. 28 4 微信对大学生社交生活的影响及其成因
4、分析. 29 4.1 微信对大学生社交生活的积极影响. 29 4.1.1 拓展了社交圈. 29 4.1.2 进一步满足大学生情感诉求的表达. 30 4.1.3 展现自我. 31 4.2 微信对大学生社交生活的消极影响. 33 4.2.1 导致现实交往冷漠和疏离. 33 4.2.2 容易暴露隐私,影响大学生的正常生活. 33 4.2.3 诱发社交心理障碍. 33 微信对上海大学生社交生活的影响研究 3 4.3 成因分析. 33 4.3.1 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33 4.3.2 社交活动价值观的缺失. 34 4.3.3 现实生活社交生活的不理想. 34 5 针对微信对社交生活带来负面影响的措施. 34 5.1 学校方面. 34 5.1.1 加强大学生上网自控能力的引导. 34 5.1.2 加强大学生虚拟社会交往内容的引导. 34 5.1.3 加强大学生现实社交能力的培养. 35 5.1.4 搭建新型平台. 35 5.1.5 开展校园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 36 5.2 网络方面. 36 5.2.1 加强网络的监督与管理. 36 5.2.2 加强网络技术对网络信息的管理. 37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