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录目录 第 1 章 背景介绍及设计目的 1 1.1 背景介绍:. 1 1.2 设计目的. 2 第 2 章 设计方案及基本原理 3 2.1 系统设计方案. 3 2.2 实验原理:. 3 2.3 系统连接. 7 第 3 章 程序设计 9 3.1 主函数流程如图所示. 9 3.2 程序代码. 9 第 4 章 程序运行及结果分析 10 参考文献 11 附 录 12 单片机的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1 第第 1 章章 背景介绍及设计目的背景介绍及设计目的 1. .1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 一预备知识: 1.熟悉凌阳单片机的工作原理。 (1)I/O 口的原理和使用设置; (2)时基中断的原理和使用设置; 2
2、.熟悉 nSP IDE 环境及在该环境下用汇编和 C 语言编写的应用程序。 3.以 A 口和 B 口为例, 学会使用 SPCE061A 单片机 I/O 口的基本输出和输 入功能。 二实验设备: 1.装有 Windows 系统和 nSP IDE 仿真环境的 PC 机一台。 2.61 板一套,LED 键盘模组一套,10 针排线两根。 三实验说明: 1.61 板的 I/O 输出实验主要以 IOA07 接 LED 键盘模组上的 8 个发光二极 管,IOA8IOA15 接键盘 K1K8 的输入。因 61 板核心芯片 SPCE061A 已内置上 下拉电阻,所以端口直接连接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端。 2.实验结果
3、是按键后相应发光二极管点亮。 3.代码编写上,主要涉及 SPCE061A 的端口寄存器 IOA 和 IOB。 四实验要求: 1编程要求:主程序由 C 语言编写。 2实现功能:通过 nSP IDE 环境及在该环境下用汇编语言和 C 语言 编写的应用程序, 实现仿真功能, 从而完成用按键控制二极管的发光与关闭功能。 3. 实验现象:通过 IOA 口输出的数据控制 8 个发光二极管的点亮与熄灭。 8 个发光二极管动态点亮和熄灭,点亮与熄灭状态顺序如下表 1-1 所示。其中, “”表示二极管是点亮状态, “”表示二极管是熄灭状态。表中 D4D11 为 实验箱上发光二极管电路模块中从左到右的 8 个发光
4、二极管。 单片机的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2 表表 1-1 8 个发光二极管状态个发光二极管状态 1.2 设计目的设计目的: 随着单片机应用的日益广泛,在校学生加强对单片机的认识和动手能力,已 经是非常重要的一项锻炼。课程设计就是为加强实践机会、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 一个重要环节,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的一个关键机会。 本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是: 1.熟悉编程环境及在该环境下用汇编和 C 语言编写的应用程序。 2. 熟悉简单的汇编语言指令。 3. 以 A 口和 B 口为例,学会使用 SPCE061A 单片机 I/O 口的基本输出 和输入功能。 单片机的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3 第第 2 章章 设计方案及基本原理设计方案及基本原理 2.1 系统设计系统设计方案方案 根据设计要求给出系统框图如图 2-1: 图图 2-1 系统框图系统框图 2.2 实验实验原理原理: 2.2.1 数码管工作原理 实验箱的 6 位 8 段数码管电路采用“共阴”连接,阴极公共端(COM) 由晶体管推动。实验箱上的数码管共有两种,如图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