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基于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基于*村的分析村的分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是促进城乡协调 发展的重大发展战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 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为了促进大学生社会 实践能力的提高,响应学校号召参加了 2011 年毕业实习,本人于 2011 年 7 月 20 至 8 月 20 日对家乡柞水县*村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先后通过村长、各个 小组组长及一些村民广泛收集材料,积极展开讨论,较为深入全面的了解到* 村的现状以及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
2、形成了如下报 告。 一、一、*村的基本概况村的基本概况 *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1、村民对新农村建设存在认识误区 村民们错误地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行为, 完全依靠政府的力量, 存在 “等” 、 “靠” 、 “ 要”的不良思想。出现这类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宣传工作做得不够, 虽然省、县级媒体对新农村建设宣传力度较大,但村级部分党员、群众还没有真 正认识到位。同时,由于对不同类型的村组、不同的经济实力和地理位置缺乏相 应的建设标准,目标不明确,具体操作中难以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各村组 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积极性。 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
3、历史任务,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社会主义 共同富裕的目标和构建和谐社会确实可行的一条新路子。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 民,农民必须以主人翁的态度看待和参与新农村建设。因此,为了更好更快地开 展新农村建设工作,基层干部务必要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正确宣传,逐步纠正错 误的认识,消除认识误区。 2、农民收入水平不高 *村农业总体上还是粗放生产,加工能力低。在农作物种植和畜产品养殖过 程中,更多地追求数量的增长,不注重质量的提高,更忽视了品牌效应,盲目效 仿和低水平发展,且均以零散种养为主,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导致整 体收入偏低。 3、 “小富即安”的思想牢固, “生
4、活宽裕”受阻碍 村民文化水平不高,综合素质偏低,思想观念保守落后,传统的小农意识根 深蒂固。他们普遍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只满足于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而不 善于寻求更宽裕、更高质量的生活。缺乏开拓进取和奋斗共进精神;不愿意大胆 创新,更不愿意投资实施改善本村集体共享的生活环境。 4、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偏低 当前, 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普遍偏低, 严重缺乏农业知识, 对农业技术知识、 相关政策了解不足。平时所掌握的农技主要还是靠以往经验的累积。他们普遍对 新研究的农业知识不太了解。同时大部分农民本身又不愿意通过自学掌握农技, 从而导致接受农业知识的滞后。目前还普遍缺乏致富手段和能力。 5、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农村财政“缺口”大,农业生产条件改善投入严重不足,硬化、绿化、美化、 净化、亮化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部分村组农田水利建设和土地治理很 难开展,旱地看天吃饭的情况严重,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较 低,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6、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广大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