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录 摘要 1.概述 . 1 1.1 设计任务. 1 1.2 设计要求. 1 2.系统硬件设计方案 1 3.系统软件设计方案 . 2 3.1 软件设计概述 2 3.2 程序流程图 4 4.系统仿真 8 4.1 功能简介 . 8 4.2 系统仿真 8 5.课程设计总结 . 10 致谢. 10 参考文献: . 10 附录 1.源程序代码 . 11 附录 2.系统原理图 . 13 1 1.概述 1.1 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花型多变的彩灯控制器,要求具有 4 种花型,每种花型有六个节拍,每 个节拍控制 6 个(或 6 组)彩灯亮灭,六个节拍完成一个花型循环。另外花型要方便 修改,花型之间能自动切换。
2、1.2 设计要求 (1) 每种花型有六个节拍,每个节拍控制 6 个(或 6 组)彩灯亮灭,六个节拍完 成一个花型循环。例如 6 个彩灯依次循环点亮、6 个彩灯依次循环不亮等等。 (2) 设计 4 种花型。花型 1、花型 2、花型 3、花型 4 自定义。但要求可方便修改。 (3) 设计 4 种花型自动切换电路。花型 1 结束后自动选择到花型 2,花型 2 结束后 自动选择到花型 3, 花型 4 结束后自动选择到花型 1。 2.系统硬件设计方案 按照单片机系统扩展与系统配置状况,单片机应用系统可分为最小系统、最小功 耗系统及典型系统等。 80C51 单片机由先进 CMOS 工艺制造并带有非易失性
3、Flash程 序存储器,全部支持 12 时钟和 6 时钟操作 P89C51X2 和 P89C52X2/54X2/58X2 分别 包含 128 字节和 256 字节 RAM,32 条 I/O 口线 3 个 16 位定时/计数器,6 输入 4 优 先级嵌套中断结构,1 个串行 I/O 口,可用于多机通信 I/O 扩展或全双工 UART 以及 片内振荡器和时钟电路。彩灯控制器的具体硬件组成如图 2.1 所示。 图 2.1 彩灯控制器硬件原理图 2 本彩灯控制系统实际上就是一个带有六个发光二极管的单片机最小应用系统, 即为由发光二极管、晶振、复位、电源等电路和必要的软件组成的单个单片机。从图 中可以看
4、出,如果要让接在 P1.0 口的 D1 亮起来,那么只要把 P1.0 口的电平变为低 电平就可以了;相反,如果要让接在 P1.0 口的 D1 熄灭,就要把 P1.0 口的电平变为 高电平;同理,接在 P1.1P1.5 口的其他 5 个 D 的点亮和熄灭的方法同 D1。因此, 要实现彩灯功能,我们只要将发光二极管 D1D6 依次点亮、熄灭,6 只 LED 灯便 会一亮一暗的做彩灯了。在此我们还应注意一点,由于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以及单片 机执行每条指令的时间很短,我们在控制二极管亮灭的时候应该延时一段时间,否则 我们就看不到“彩灯”效果了。 3.系统软件设计方案 3.1 软件设计概述 软件系统采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主要包括花型 1 程序、花型 2 程序、花型 3 程序、花型 4 程序。 程序设计采用直接对端口赋值的方法。将每个状态值列成表,编程将每个状态值 不断赋值给 P1 口,并且插入一个延时,就可以看到接在 P1 口的发光二极管的状态 变化。 花型 1:从六灯全灭状态开始,从上到下依次渐亮到六灯全亮。花型 1 显示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