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目 录 1 可行性研究. 2 2 需求分析 2 2.1 任务概述 2 2.2 运行环境 3 2.3 系统数据流图. 3 2.4 一致性需求 3 2.5 完整性需求 4 3 概要设计 4 3.1 接口设计 . 4 3.1.1 外部接口 . 4 3.1.2 内部接口 . 4 3.2 ER 图 4 3.2.1 局部 E-R 图 4 3.2.1 全局 E-R 图 6 4 逻辑设计 7 4.1 关系模式转换 . 7 4.2 各实体及其属性表格 7 5 数据库实现. 9 5.1 创建数据库 . 9 5.2 创建数据表 . 9 5.3 创建索引 10 5.4 创建视图 10 5.4.1 定义视图 .
2、10 5.4.2 查询视图 11 5.5 创建存储过程与触发器11 5.5.1 存储过程 11 5.5.2 触发器 . 12 6 系统测试 12 6.1 数据查询 12 6.2 数据更新 13 7 课程设计总结 . 13 参考文献 14 附录: . 14 2 1 可行性研究 教务管理工作是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整个学校管理的核心 和基础。教务管理工作是指学校管理人员按照一定的教育方针,运用先进的管理 手段,组织、协调、指挥并指导个方面人员的活动,以更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 各项教学任务,完成国家所制定的教育目标。教务管理工作是教学工作的中枢, 是保证高校教学机制正常运转的枢纽,它是
3、一项目的性、计划性、适应性、创造 性和科学性很强的工作。教务管理在高校教学秩序稳定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关系 到高校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教务管理在高校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传统的教务管 理方法、手段以及工作效率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需要,无法很好地完成教学管理 工作。提高教务管理水平的主要途径是更新管理者的思想,增强对管理活动的科 学认识。同时,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高校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是深化 教务体制改革的有利措施。 2 需求分析 2.1 任务概述 主要分为以下几项管理: (1)基础数据管理:“基础数据管理”用于维护整个教务系统正常运
4、行所需的 基础数据集,以确保教务系统有一个统一、标准的基础数据集,便于数据的共享 使用,内容包括入学年份、学年学期、院系数据、专业设置、教研室情况等。 (2)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计划管理”用于维护学校中各系各专业的课程、课 组计划安排信息,作为选课和毕业审查的标准,包括的功能有课程计划登记、课 程计划审批、选课情况查询、选课信息审批等。 (3)学籍管理:“学籍管理”主要包括了高校学籍管理的常用信息,提供对学 生学籍基本信息录入、查询、修改、打印输出、维护等常用功能。 (4)课程管理:“课程管理”主要负责对课程时间、地点的安排以及开课系列、 教师的信息维护等功能。 (5)学生管理:“学生管理”主要对学生的详细信息,考试成绩,交费情况, 正常运转等功能的维护。 3 2.2 运行环境 Windows 98/2000/XP/2003 操作系统下,安装并配置软件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数据库管理系统。 2.3 系统数据流图 系统的数据流程如图所示 图 2-1 系统的数据流程图 2.4 一致性需求 在教务管理系统相关的表之间,有较强的关联性,为了实现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