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数据库数据库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 课课 题题: 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健康档案管理系统 目 录 一、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2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2 1.2、 课程设计的意义 2 二、 需求分析3 2.1、数据流图4 2.2、数据字典7 三、概要结构设计10 四、逻辑结构设计13 五、物理结构设计13 总结 15 参考文献 16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数据库课程设计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实践环节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其目的主 要是为了加强学生对数据库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的掌握,结合实际的操作和设 计,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从而提
2、高 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课程设计,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以及自学能力,提高和加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开发能力,使学生熟练 掌握数据库设计工具的使用, 提高从事数据库系统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基本技能和 能力。 1.2、 课程设计的意义 课程设计是学完基础知识后必须进行的一个实践环节。进行课程设计: 有利于基础知识的理解, 学生可以掌握一些信息时代生存与发展必需的信息 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具备了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 基本态度与基本能力; 有利于逻辑思维的锻炼 ,在许多常规学科的日常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这 样一个现象,不少学生的思维常常处于混乱的状态。
3、写起文来前言不搭后语,解 题步骤混乱,这些都是缺乏思维训练的结果。程序设计是公认的、最能直接有效 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科之一。即使一个简 单的程序,从任务分析、确定算法、界面布局、编写代码到调试运行,整个过程 学生都需要有条理地构思,这中间有猜测设想、判断推理的抽象思维训练,也有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预测目标等能力的培养; 有利于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在程序设计中,我们可以解决其它学科有关问 题,也利用其它课程的有关知识来解决信息技术中比较抽象很难理解的知识。在 信息技术课中整合其它学科的知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有利于治学态度的培养, 程序设计中,语句的语法和常量变量的定义都有 严格的要求,有时输了一个中文标点、打错了一个字母,编译就不能通过,程序 无法正常运行。程序设计初学阶段,学生经常会犯这样的错误,可能要通过几次 乃至十多次的反复修改、调试,才能成功,但这种现象会随着学习的深入而慢慢 改观。这当中就能培养严谨治学、不怕失败、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二、 需求分析 任务:设计一个健康档案管理系统 1、功能要求: 该系统的健康文件包括病历文件和体检文件。 1登记 将学生的健康信息插入健康文件; 2修改 修改一个学生的健康档案记录; 3删除 删除学生的健康档案记录; 4查询 可以组合各种条件进行查询,显示学生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