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 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资料 公路等级:二级公路 设计荷载: 公路II 级,人群 3.5KN/m 2, 栏杆及人行道的重量按 5.0KN/m 计; 桥面净空:2 车道+21.5m 人行道; 设计时速:根据规范取值 地质水文情况: 河床地面线为 (从左到右) : 0/0, 1.1/4, 1.6/8, 2.4/14, 3/18,-3.5/22,4.1/28,4.6/38,-2.9/42,1.6/47,1.3/53,0 /60, (分子为高程,分母为离第一点的距离,单位为米) ;地质假定为花岗岩; 设计洪水位-2.4m,非通航河流。 桥梁分孔:30m+30m 简支梁 2 车道 材料
2、容重:水泥砼 23 KN/m 3,钢筋砼 25 KN/m3,沥青砼 21 KN/m3 二、纵断面设计 1、桥梁分孔 考虑到桥梁全长为 60m,结合总造价和施工工艺,且桥梁无通航要求,桥梁 分孔为 30m+30m 简支梁。 2、计算跨径的确定 伸缩缝宽度,中小桥为 25cm,支座中心线至梁端的距离为 27.5cm。计算 跨径是两相邻支座中心线间的距离。确定为 29.4m。 3、桥道高程的确定 对于跨河桥梁,桥道高程应保证桥下通航和泄洪的需要;为了保证桥下流水 净空,对于梁式桥,梁底一般应高出设计洪水位不小于 50cm,高出最高流水水位 75cm;支座底面应高出设计洪水位不小于 25cm,高出最高
3、流冰水位不小于 50cm, 但如果支座部分由围护隔水者可不受此限制。据此,以河床地面线为0.000, 支座底面高程为+3.900m,河床地面线起点高程为+5.000m。 4、纵坡(竖曲线半径)以及桥梁下部结构布置 对于大、中桥梁,为了利于桥面排水和降低引道路堤高度,往往设置从中间 向两端倾斜的双向纵坡。桥上纵坡不宜大于 4%;桥头引道纵坡不大于 5%。据此, 取桥上纵坡为 2%,则桥梁跨中截面高程为+5.600m。 桥梁下部结构布置: 桥台采用实体重力式桥台; 桥墩采用钢筋混凝土薄壁墩, 基础采用桩基础。 5、桥梁纵断面图如下图所示: 2/13 图 1:桥梁纵断面 三、横断面设计 设计要求公路
4、等级为二级,桥面净空 2 车道+21.5m 人行道,设计速度为 60km/h,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车道宽度 W 取 3.50m,净空高度 H 为 5.0m,侧向宽度 L 为 0.25m,桥涵净空顶角宽度 E 为 0.5m。不设置单独的自行车 道,不设置中央分隔带。 近年来国内外对于中小跨径的桥梁, 绝大部分采用装配式的钢筋混凝土简支 梁桥或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此桥采用装配式简支梁桥,并采用 T 行梁桥,优 点是:制造简单,肋内配筋可做成刚劲的钢筋骨架,主梁之间借助间距为 46m 的横隔梁来连接,整体性好,接头也较方便。不足之处在于截面形状不稳定,运 输和安装较复杂。 栏杆高度规定不小于 110cm。栏杆柱的间距一般为 1.62.7m。设计采用钢 筋混凝土栏杆,在栏杆柱间设置上下两道钢筋混凝土扶手的简易结构。插于人行 道梁预留孔内的栏杆柱的截面为 18cm14cm,内配 4 根10 的竖向钢筋,扶手 截面为 12cm8cm,内配 4 根8 的纵向钢筋。栏杆扶手用水泥砂浆固定在柱的 预留孔内,应该注意,在靠近桥面伸缩缝处的所有栏杆,均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