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换挡拨叉工艺规程设计 1 摘要摘要: 本次课设的题目为汽车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它是一次综合性课程设计,是以画 法几何,机械制图,机械设计等多个学科为基础知识,通过学生自主努力来完成的一 项设计任务。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完成换档拨叉的工艺设计及有关工艺装备的设 计。 本篇说明书分析了拖拉机二三档拨叉的基本概况,例如:工作环境,结构特点, 材料的性质及其加工特性等。分析了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的方法,比较详细地分析了 工艺路线的制定和选择。并且对有关设备的选择与应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以及对加 工中易产生的缺陷和防范措施也做了说明。在夹具设计中,根据车床、铣床、钻床夹 具的特点,说明了如何进行定位、加紧
2、、以及误差分析、技术条件的制定。 说明书在编写和设计中,参考了有关文献和资料,在参考资料索引中有详细说明。 关键词关键词:二三档拨叉;工作表面粗糙度;定位销孔;夹具; 换挡拨叉工艺规程设计 2 第第一一章章 零件图样的工艺分析零件图样的工艺分析 1.11.1 零件的工作状态及工作条件零件的工作状态及工作条件 工作状态:工作频繁。 工作条件:工作表面有冲击,受力较大。 1.21.2 零件的结构分析零件的结构分析 从附页中给出的零件图可以看出,换挡拨叉是由铸钢经铣削、车削,钻削、磨削 等多种加工手段加工而成的零件。总体看来,整体的精度要求并不是很高,只有内换 挡轴孔的公称尺寸达到八级,零件的表面粗
3、糙度的要求并不是很高。 内换挡轴孔的公称尺寸为15H8 表面粗糙度为 3.2, 并且加工出半径为 1mm 的倒 角,表面粗糙度为 12.5,中线为后续各个形位公差的基准。定位销孔公称尺寸为 5H14,其表面粗糙度为 12.5。纵槽的公称尺寸 2.0 0 13 粗糙度为 12.5 其对称中心距 离端面为 12mm。零件的工作部分是拨叉脚,两脚间的距离为 50H12,内侧粗糙度为 12.5.拨叉脚高 20mm,需经过淬火处理,增加其硬度和耐磨度。工作表面的粗糙度为 6.3. 两叉脚由半径为 28mm 的圆弧连接。其厚度为 5.5mm,未作热处理。 1.31.3 零件技术条件分析零件技术条件分析 1
4、.3.11.3.1 表面精度表面精度 总体看来换挡拨叉的表面精度要求不是很高,因为它是变速器的拨叉,只有叉脚 工作,其整个零件的机械强度不是很高,从使用的材料就能看出,铸钢耐磨,但是叉 脚却需淬火处理,增加其强度。内换挡轴孔粗糙度要求最高是只达到 3.2m,因为 需要与轴配合,而其他部分几乎不与别的零件相接处,所以其最低粗糙度一般较低。 1.3.21.3.2 表面间的位置精度表面间的位置精度 在零件加工过程中内换挡轴孔中线为表面间的位置精度基准,叉脚要保持一定的 换挡拨叉工艺规程设计 3 垂直度,垂直度误差不得超过 0.1m. 1.3.3 1.3.3 零件的其他技术要求零件的其他技术要求 零件毛坯选用,需要进行热处理(正火)使表面硬度达到要求,淬硬深度为 0, 7-1.2mm,使材料的硬度提高,达到工作要求(HRC50)。最终检验时要严格按照设计尺 寸以及设计要求进行检验。 1.4 1.4 零件材零件材料及切削加工性料及切削加工性 换挡毛坯选用材料 ZG310-570。 热处理后 HRC50 (查金属机械加工工艺人员手册第三版) 化学成分:含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