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印刷工艺课程设计印刷工艺课程设计 一:目的和要求 1、通过对原稿(模拟原稿)的分析, 结合有关印刷专业课的内容 (条 件允许时,可通过调研,结合生产现场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完成某 一印刷品生产的工艺流程。 2、制定的工艺流程,应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力求生产工 艺合理,生产成本低廉,生产效率高。 3、通过制定印刷工艺规程,使所学的印刷专业课程的理论系统化, 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4、为完成“印刷工艺生产实习”大纲的要求,做好前期的准备。 二:具体规划流程 一件印刷品的制作完成,一般要经过印刷品的策划、原稿的设计或选 择、印前图文信息处理、制版、印刷、印后加工等过程。由于本课程 设计指定原
2、稿, 故不需要对原稿进行设计或选择。 本课程设计所涉及 的主要原理如下所述: 1、印刷品的策划 一件印刷品的诞生,是有委印单位经过周密的策划而产生的。首先根 据需求设计所要印刷的内容、印数;其次,根据印刷品的用途,设计 其外观形式;最后,根据印刷品的特点以及经济成本,决定所采用的 印刷方法。 印刷方法的选择是印刷品策划的非常重要的环节, 它决定了印刷品的 质量、成本、以及印刷周期。 综上所述,印刷品的策划要本着经济、实用、美观的原则,尽可能做 到内容、功能及外在形式的和谐统一。 本次课程设计所要生产的印刷品为书籍印刷工程导论 ,首先对原 稿进行分析: 2、封面印刷工艺流程 a、原稿扫描输入 平
3、板扫描仪的颜色感受器是 CCD 器件,是光源发出的光线照射到原 稿上,经原稿反射到一个镜子上,镜子将光线引导到一个透镜上,再 将光线聚焦在电荷 CCD 上,然后将他们转化成数字数据。 在扫描封面时将扫描仪的分辨率定为 800dpi, 原稿在标准光源下按照原图的颜色状况、 清晰度、 标准及缺陷程度, 将原稿复制进行调整, 确定扫描色彩模式为 CMYK 模式,色彩分辨率采用 350dpi。 扫描后得到的数字图像可能会因为环境因素会受到一些干扰, 使原 稿的阶调最大限度的与印刷所能再现的阶调相对应,使图像真实。图 片双倍扫描;单倍输出,可以提高图片的扫描质量。 b、印前图像处理 、加网 由于印刷品是
4、由网点组成,这里我们选择铜版纸印刷,要选择高网点 线数来复制,此封面克数比较高,质量比较好应采用 200lpi 印刷。 分色和设置专色 c、拼大版 、 定义大版尺寸为 787mmX1092mm, 小版行数为 2, 列数为 4 页。 放两根裁切线在切口处,相互之间的距离为 6mm,出血 3mm。内外 角线相差 3mm,在大版上,十字线、裁切线等所有的标记均应置于 内角线 3mm 外,此封面为出血的印刷品,标记应置于外角线 3mm, 这样才能保证印完裁切后所有的标记都被裁切掉。十字线的宽度为 0.4mm,而在咬口范围内不能出现图像,咬口的范围为 8mm,出血 的大版咬口与外角线范围为 10mm,有白边的可借用白边做咬口,从 角线划出。 咬口附近的图像比较容易套准, 咬口算是比较重要的部分。 、将原稿进行色分解 分成青(C)品(M)黄(Y)黑(K )四色色版,然后印刷时在进行 色的合成。将封面导入 corelDRAW 中,把图像的色彩模式从 RGB 模 式转换成 CMYK 模式,四色分色版以菲林片的形式输出,为了防止出 现龟裂纹,青品黄黑的网线必须变换不同的角度。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