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频电子线路高频电子线路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 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 院(系) 电子信息学院 专 业 通信工程 班级 学生姓名 课设时间 2011.12.5-2011.12.16 指导老师 提交时间 2011.12.16 2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 4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4 2.1 仿真设计 3 2.1.1 设计内容 . 3 2.1.2 题目 . 3 2.1.3 小组分工 . 错误错误! !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 2.2 AM 广播接收机的制作 3 2.2.1 设计内容 . 3 3.1 仿真设计 4 3.1.1 设计题目 . 4 3.1.2 原理 . 4 3.
2、1.3 参数确定 . 7 3.1.4 电路图如下 8 3.2 AM 广播接收机的制作 8 3.2.1 设计流程图 8 3.2.2 电路原理图 . 10 3.2.3 HX108-2 装配图 . 9 3.2.4 工作原理 10 四、课程设计的要点 . 12 4.1 仿真设计 . 12 4.1.1 设计注意事项 . 12 4.1.2 调试过程及结果 12 4.2 AM 收音机的调试 . 14 4.2.1 调节中频频率 . 14 4.2.2 调整频率刻度 . 14 4.2.3 统调 14 五、课程设计总结 . 15 5.1 仿真设计实验 15 5.2 AM 广播接收机的制作 15 参考文献 15 3
3、一、课程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是电子信息专业继电路理论 、 电子线路(线性部分)之后必修 的主要技术基础课,同时也是一门工程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课程设计是在课程内容 学习结束,学生基本掌握了该课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后,通过完成特定电子电路的设计、 安装和调试,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独 立进行资料查阅、电路方案设计及组织实验的能力。通过设计,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 力。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二、课程设计的内容 2.1 仿真设计 2.1.1 设计内容: 希勒振荡器的设计 2.1.2 题目: 1、额定电压 5.0V,电流
4、1-3mA,输出中心频率 7MHZ。 2、频率具有一定变化范围 2.2 AM 广播接收机的制作 2.2.1 设计内容: HM108-2AM 收音机的制作、调试、使用和故障的排出。 4 三、课程设计的步骤与方法三、课程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3.1 仿真设计 3.1.1 设计题目: 希勒振荡器的设计 3.1.2 原理: 1、三点式振荡器的构成法则: 三点式振荡器即 LC 回路的三个端点与晶体管的三个电极分别连接而成的电路,除晶 体管外的三个电抗元件 X1,X2,X3,它们构成了决定振荡频率的并联谐振回路,同时也构成 了正反馈所需的反馈网络,为此三者必须满足一定的关系。根据谐振回路的性质,谐振时 应为纯电阻性,因而:X1+X2+X3=0 所以回路中的三个电抗元件不能同时为感抗或容抗,必须由两种不同性质的电抗元件 构成。其构成法则为:与晶体管发射级相连的两个电抗元件必须是同性质的,而不与发射 极相连的另一阻抗和它们性质相反。 图 3.1 三点式振荡电路图 2、电路组成及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