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课程名称: 道路工程道路工程 学学 院院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专业专业班级班级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1 1) 学学 号号 姓姓 名名 联系方式联系方式 任课教师任课教师 20 年年 月月 日日 目录目录 一、广东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一、广东工业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 、课程设计的内容 (1)、路线设计 (2) 、路面结构设计 (3)其他未尽事宜以指导老师辅导为准。 (4)最后提交的课程设计按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成绩评定 (二) 、课程设计的要求与数据 (三) 、其他未尽事宜以指导老师辅导为准。 (四) 、最后提交的课程设计按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成绩
2、评定 (五) 、应收集的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二、广东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二、广东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一) 、平曲线设计规定 (二) 、竖曲线设计桂东 (三) 、线形设计设计规定 (四)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定 三、 道路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三、 道路工程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 、路面结构计算书 S 沥青混凝土或半刚性材料的极限抗拉强度(MPa); S K 抗拉强度结构系数。 1、对沥青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系指 15时的极限抗拉强度;对水泥稳 定类材料龄期为 90d 的极限抗拉强度(MPa);对二灰稳定类、石灰稳定类的材料 龄期为 180d 的极限抗拉强度(MPa)。 2、对沥青
3、混凝土面层的抗拉强度结构系数,宜按式(8.0.6-2)计算: ceS ANK/09.0 2.0 对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类: ceS ANK/35.0 11.0 对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类: ceS ANK/45.0 11.0 由以上公式计算可得由以上公式计算可得 KsKs 值为值为: :1.8227370031.822737003 。 设计指标:路面结构厚度设计应满足结构整体承载力与抵抗疲劳开裂的要求: 1、轮隙中心处(A 点)路表计算弯沉值 S l小于或等于设计弯沉值 d l,即: dS ll 2、轮隙中心(C 点)或单圆荷载中心处(B 点)的层底拉应力 m 应小于或 等于容许拉应力 R ,即: Rm 3、根据交通量初拟路面结构: 表表 4.1.3 沥青混合料结构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与适宜厚度沥青混合料结构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与适宜厚度 沥青混合料类型 公称最大粒径 (mm) 最小压实厚度 (mm) 适宜厚度 (mm) 砂粒式沥青砼 4.75 10 1525 细粒式沥青砼 9.5 20 2025 细粒式沥青砼 13.2 30 3040 中粒式沥青砼 16 40 4060 中粒式沥青砼 19 50 6080 粗粒式沥青砼 26.5 60 70100 粗粒式大粒径沥青碎石 26.5 70 80120 粗粒式大粒径沥青碎石 31.5 90 100150 特粗式大粒径沥青碎石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