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测 树 学 实 习 报 告 一、目的一、目的 1掌握标准地(或固定标准地)设置的内、外业方法; 1.1熟悉地区地森林特点和规律; 1.2收集有关林分和自然因子的材料,作为研究立地条件,林分生长规律,测定林分蓄积、材种 和生物量,编制森林经营数表(如地位指数表、材种出材量表、林分收获表等) ,以及分析比较不 同营林措施效果的基础。 1.3按照标准地设置目的和保留时间,标准地又可分为临时标准地和固定标准地(亦称永久性标 准地) ,临时标准地一般用于林分调查或编制营林数表,只进行一次调查,取得调查资料后不需要 保留。固定标准地,适用于较长时间内进行科学研究试验,有系统地长期重复多次观测,获得定 期连
2、续性的资料,如研究林分生长过程、经营措施效果及编制收获表等。 2.角规测树 2.1熟悉简易杆式角规和光学角规(望远测树仪、林分速测镜、棱镜角规等)的构造和测定林分每 公顷断面积的技术; 2.2掌握角规控制检尺测定林分蓄积量的方法。 二、仪器和工具二、仪器和工具 杆式角规、林分速测镜望远测树仪、轮尺或围尺、皮尺、罗盘仪、测绳、勃鲁莱测高器)、记录夹、 记录用表、森调工作手册、粉笔、计算工具等。 三、步骤三、步骤 标准地设置标准地设置 (一) 、标准地的设置与调查 按照标准地设置目的和保留时间,标准地又可分为临时标准地和固定标准地(亦称永久性标 准地) ,临时标准地一般用于林分调查或编制营林数表,
3、只进行一次调查,取得调查资料后不需要 保留。固定标准地,适用于较长时间内进行科学研究试验,有系统地长期重复多次观测,获得定 期连续性的资料,如研究林分生长过程、经营措施效果及编制收获表等。 (二)选择标准地的条件 1. 选择标准地的基本要求 在选择标准地时,应考虑以下基本原则: 标准地必须具有充分的代表性。根据调查地目的,在调查地区内所选择的标准地应该是 调查地区一定类型林分的代表。 标准地必须设置在同一林分内,不能跨越该林分。每个标准地内的林木特征和立地条件 均应一致。 标准地不能跨越小河、道路或伐开的调查线,且应离开林缘(至少应距林缘为 1 倍林分 平均高的距离) 。 标准地设在混交林中时
4、,其树种、林木密度分布应均匀。 2标准地大小 标准地的面积应根据调查目的、对象而定,一般面积不宜过小。在林分调查中,为了充分反 映出林分结构规律和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度,标准地内必须要有足够数量的林木株数,因此,应 根据要求的林木株数确定其面积大小。 我国规定: “标准地内的主林木株数为: 幼龄林 250 株以上; 中龄林 200 株以上;近、成熟林 150 株以上。 ” 在次生林区,因林分生长的规律性受到严重破坏,可采用林分面积的控制法,一般要求面积 不得少于 0.06 公顷。 本次的标准地选取 20*20。 3标准地形状 标准地的形状一般为正方形或矩形,可便于测量和计算面积,有时因地形变化也可为多边形。 (三) 标准地境界测量 为了确保标准地的位置和面积,需要进行标准地的境界测量,用罗盘仪测角,用皮尺或测绳 量距离。坡度 5以上应改算为水平距,相对闭合差一般要求不超过各边总长的 1/200。相对闭合 差 )相对闭合差( )绝对闭合差( m m ;为使标准地在调查作业时保持有明显的边界,应将测线上的灌木和杂草清 除。测量四边周界时,边界外缘的树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