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教育实实习报告习报告 【实习实习内容内容】生物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与学生交流,了解、认识当代中学生 【实习实习目的目的】通过实习,使我们能更早地接触并了解中学教育的实际工作,将理 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教师教学技能的理解与认识。同时增强对教育工作者肩 负的责任的认识, 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积累一定的经验。 【实习实习基本情况基本情况】 一) 所实习学校,班级情况: 我所实习的学校是*重点高中,*高中建校不到十年是一所年轻的学校。 高三 20 班总共 58 人,属于理科班,班主任是陈老师。学校班风学风抓的严, 加上从高一开始实行假期补课政策,整体学生的基础比较扎实。高三 20 班的 学生处于
2、备考状态。 二) 课堂实习情况: 1)晨读:早餐后怀着激动的心情踏进高三 20 班的教室门,初来咋到同 学们都惊讶 的停下晨读投来好奇的眼光。经英语老师介绍之后才明白怎么回事,便渐渐恢复 了朗朗的读书声。因为安排表安排星期一、三、五晨读英语,星期二、四、六晨 读语文。今天刚好安排为英语,我借机观察了一下班里学生读书情况:大部分学 生都在读单词,背作文等之类的英语资料。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读政治,历 史之类的相关学科。彭老师解释到,那是因为文科有许多要记得知识点而晨读又 是记忆的最佳时段,所以很多学生都懂得利用晨读 30 分钟。 2)生物课堂情况: 班主任陈老师就是生物老师,在下午的生物课上陈
3、老 师给我们讲了精彩的一课。课前陈老师向我简单说了下他将要讲的课程,现在打 算趁暑假补课结束生物必修三内容,接下来就是这节课课堂回顾: 课题是遗传与变异。陈老师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开篇解释生物的遗传 现象,接着又以十二个人就有十二张面孔解释生物的变异现象。接着言归正传讲 述了遗传物质基础 DNA 的探索:转化因子的发现转化因子是 DNADNA 是 遗传物质DNA 是主要遗传物质 ;接着讲解了 DNA 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的过 程。复制方式半保留复制。得出如下结论:基因的本质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 ;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1 通过控 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4、; 2 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影响 脱氧核苷 酸是构成 DNA 的基本单位。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重点介绍了 DNA 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和中心法则(讨论了当今热点话题蛋白质 的遗传) 。 一个性状可由多个基因控制, 不可遗传: 不引起体内遗传物质变化 。 可遗传: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多倍体产生原因,是体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完成了复制,但受外界影 响,使纺锤体形成受破坏,从而染色体加倍。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无籽西瓜生产原理) 通过有性生殖过程实现的基因重组,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是形成 生物多样性的 重要原因之一。 多倍体育种营养物质增加,但发育延迟、结实少。 单倍体育种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一个稳定的纯系品种,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最后老师从生物角度给我们分析未来将要面对的婚恋观以及我们所必须了解的 生育知识:优生措施 禁止近亲结婚;遗传咨询;适龄生育;产前诊断。 课后与陈老师关于生物教学讨论取经。老师告诉我说,教学一定要本着认真 负责的态度。因为我们老师与学生在年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