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色彩色彩实习报告实习报告 6 月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在陈振强和韦永明两位老师的带领下,经过 两天的火车旅行,我们从广西大学到达了本次实习的目的地江西婺源,由此 开展了为期十天的色彩实习。 带着或是不安, 或是新奇 的心情, 我们来到了婺源县沱 川乡。 到达目的后, 先是安排 住宿伙食问题, 而后经过短暂 的休息, 我们参加了一个简短 的会议, 大概的了解了婺源的 人文风情。 随后我们便在导游 的带领下游览了理坑村, 充分 感受了婺源的人文之美, 风情 之美,文化之美。 沿着道路走进理坑村, 首 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特色鲜明 的徽派建筑, 白墙灰瓦, 一栋 楼紧挨着一栋楼,有一股浓重的历史感扑面
2、而来。理坑村口有座理源桥,桥面上 建有亭子,桥亭合一,出入村子必须穿 亭而过。桥亭为长方封檐建筑,亭内可 供人闲坐纳凉。继续向里走,可以看到 不少老人在各家门前纳凉聊天。 理坑村 沿河而建,潺潺的河水流淌,使人感到 清凉惬意。小河不深,水流缓慢,不少 儿童在其中嬉戏打闹,童趣盎然。跟着 导游继续向前进,通过导游的讲解,我 渐渐领略到这个小村子的不凡。 理坑村 建村于北宋末年,村人好读成风,崇尚 “读朱子之节,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 礼” ,被文人学者赞为“理学渊 源” ,村内遗留的多栋古宅也恰 如其分证实了这一点。 理坑村的建筑以徽派建筑 为主。徽派建筑是汉族传统建 筑最重要的流派之一,建筑以
3、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 为主。架多用料硕大,且注重 装饰。还广泛采用砖、木、石 雕,表现出高超的装饰艺术水 平。徽派建筑坐北朝南,注重 内采光;以木梁承重, 以砖、 石、 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 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徽派建筑集徽州山川风景之灵气,融汉族风俗文 化之精华,风格独特,结构严谨,雕镂精湛,不论是村镇规划构思,还是平面及 空间处理、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都充分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尤以民居、 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和叹服。 它在总体布局上, 依山就势, 构思精巧, 自然得体;在平面布局上规模灵活, 变幻无穷;在空间结构和利用上,造型
4、丰富,讲究韵律美,以马头墙、小青瓦最 有特色;在建筑雕刻艺术的综合运用上,融石雕、木雕、砖雕为一体,显得富丽 堂皇。 在参观完理坑村后我们便回到了沱川乡进行休息,吃过晚饭,夜幕开始悄悄 降临,星光摇曳,万籁俱静,一切都显得那么 美好, 而我们在江西实习的第一天也在不知不 觉中过去了。 当我躺在床上, 回想这一天的经 历, 我惊异于理坑村建筑保护的良好, 惊叹于 徽派建筑的绚丽, 感叹于理坑人民的和谐自然, 赞叹于理坑环境的秀美。 我深深的喜欢上了这 里。 第二日, 带着对婺源秀美风景的向往, 我 们班一行人每人租了一辆自行车, 骑车前往景 点飞凤峡进行参观游览。 虽然一路上总有波折, 但大家总算安全到达了飞凤峡。 树在石上生,石在水中长,瀑在岩上飞, 泉在山间唱, 这便是我进入飞凤峡后的第一感 受。飞凤峡峡谷山体高大,山坡陡峭,时而细 长,时而宽阔。巧石嶙峋,溪流潺潺,枝叶扶 疏,潭静池幽;深入其中,流泉随山势起伏, 回旋、转折,时如素娟白练,随意漫流;时如 游龙飞舞, 飘逸毕现; 数高百米的瀑布无所顾 及地喧泄腾嚣, 张扬着个性。 于是峡谷里水气、 雾气交织升腾, 彩珠晶体相互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