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毕设资料网! | 帮助中心 毕设资料交流与分享平台
毕设资料网
全部分类
  • 毕业设计>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课程设计>
  • 实习报告>
  • 相关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毕设资料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毕业设计----数控车床纵向进给系统和横向进给系统的设计

    • 资源ID:1447236       资源大小:767.50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毕业设计----数控车床纵向进给系统和横向进给系统的设计

    1、 1 绪论 1.1 数控系统的发展简史及国外发展现状 1949 年美国帕森公司首先提出了机床数字控制的概念。1952 年第一代数控系统 电子管数控系统的诞生。20 世纪 50 年代末,完全由固定布线的晶休管元器件电路所 组成的第二代数控系统晶体管数控系统被研制成功,取代了昂贵的、易坏的、难以 推广的电子管控制装置。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1965 年出现了第三代数控系统 集成电路数控系统。1970 年,在美国芝加哥国际机床展览会上,首次展出了第四代 数控系统小型计算机数控系统, 然后, 随着微型计算机以其无法比拟的性能价格比 渗透各个行业,1974 年,第五代数控系统微型计算机数控系统也出现了

    2、。应用一 个或多个计算机作为数控系统的核心组件的数控系统统称为计算机数控系统(CNC)。综 上所述, 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 数控机床的数控系统也随着不断更 新,发展非常迅速,几乎 5 年左右时间就更新换代一次 1。 数控机床是先进制造业的基础机械,是最典型的多品种、小批量、高科技含量的机 电一体化产品。欧、美、日等工业化国家已先后完成了数控机床产品进程,1990 年日 本机床产值数控化率达 75,美国达 701,德国达 57。目前世界数控机床年产 量超过 15 万台,品种超过 1500 多种 2。 1.2 我国数控系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1.2.1 数控技术状况 目前, 我国数

    3、控系统正处在由研究开发阶段向推广应用阶段过渡的关键时期, 也是 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过渡的时期。 我国数控系统在技术上已趋于成熟, 在重大关键技术(包括核心技术), 已达到国际 先进水平。自“七五”以来,国家一直把数控系统的发展作为重中之重来支持,现已开 发出具有中国版权的数控系统,掌握了国外一直对我国封锁的一些关键技术。例如,曾 长期困扰我国、 并受到西方国家封锁的多坐标联动技术对我们已不再是难题, 0.1m当 量的超精密数控系统、数控仿型系统、非圆齿轮加工系统、高速进给数控系统、实时多 任务操作系统都已研制成功。尤其是基于 PC 机的开放式智能化数控系统,可实施多轴 控制,具备联网进线等功能既

    4、可作为独立产品,又是一代开放式的开发平台,为机床厂 及软件开发商二次开发创造了条件。 特别重要的是, 我国数控系统的可靠性已有很大提 高,MPBF 值可以在 15000h 以上。同时大部分数控机床配套产品已能国内生产,自我配 套率超过 60%。这些成功为中国数控系统的自行开发和生产奠定了基础 1。 我国进行改革开放后, 由于政策的开放, 使得金属切削行业得以和世界上先进的机 床制造国家进行技术交流,并通过引进技术,到 80 年代初,国产数控机床进入实用化 阶段,1991 年数控机床的产值数控化率为 143,到 1997 年数控机床产值数控化率 为 245。目前,我国数控机床(包括经济型机床)品种约有 500 个 2。 但是,与国外数控车床相比,在性能、质量 设计、制造等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并存在许多不足:机械件的材质、加工精度、加工工艺存在较大差距,装配工艺也存在 一定差距; 主轴及卡盘刚性差, 主轴定位准停不好; 安全性较差, 软硬件保护功能不够; 刀片磨损快,生产成本高,效率低;硬件设计方面不规范,不符合国标,比如使用电压


    注意事项

    本文(毕业设计----数控车床纵向进给系统和横向进给系统的设计)为本站会员(毕****文)主动上传,毕设资料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网站客服QQ:540560583,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本站所有资料均属于原创者所有,仅提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请勿用做其他用途,转载必究!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
    copyright@ 2008-2025 毕设资料网所有
    联系QQ:540560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