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 页 共 117 页 1 1 绪论绪论 梁式桥种类很多,也是公路桥梁中最常用的桥型,路桥梁常用的梁式桥形式有简 支梁、悬臂梁、连续梁等,梁式桥跨径大小是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一定程度上反映 一个国家的工业、交通、桥梁设计和施工各方面的成就。80 年代以来,我国公路上修 建了几座具有代表性的预应力混凝上简支 T 型梁桥(或桥面连续) ,如河南的郑州、 开封黄河公路桥,浙江省的飞云江大桥等,其跨径达到 62m,吊装重 220t。 T 形梁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已经很少了,从 16m 到 50m 跨径,都是采用预制拼 装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 T 形梁。预应力体系采用钢绞线群锚,在工地预制,吊装架设
2、。 其发展趋势为:采用高强、低松弛钢绞线群锚,混凝土标号 4060 号;T 形梁的翼缘 板加宽,25m 是合适的;吊装重量增加;为了减少接缝,改善行车,采用工型梁,现 浇梁端横梁湿接头和桥面,在桥面现浇混凝土中布置负弯矩钢束,形成比桥面连续更 进一步的“准连续”结构。预应力混凝土 T 形梁有结构简单,受力明确、节省材料、 架设安装方便,跨越能力较大等优点。其最大跨径以不超过 50m 为宜,再加大跨径不 论从受力、构造、经济上都不合理了。大于 50m 跨径以选择箱形截面为宜。目前的预 应力混凝土简支“准连续“。 随着交通建设事业的发展,大量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 T 梁被广泛应用,其中的标 准化设计
3、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交通行业预应力混凝土简支 T 梁标准化设计经历过了 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20 世纪 60 年代,主要套用过去苏联的标准图。20 世纪 70 年代由交通部组织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编制了装配式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 支梁标准图 JT/GQB-025-75。20 世纪 80 年代出版了新的标准图装配式钢筋混凝土 简支梁 JT/GQB-024-83。进人 20 世纪 90 年代,交通部先后出版了预应力空心板、预 应力混凝土 I 型组合梁标准图。但预应力混凝土简支 T 梁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这期 间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在桥梁建设中仍占有相当的比例,北京市每年有近 80%为这 种
4、结构形式,而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迅速发展和应用,原有的标准图已不 适用。为此,北京市公路局于 1998 年向北京市公路设计研究院下达了预应力混凝土 简 T 梁桥通用图课题,历时 2 年,于 1999 年完成了这一课题并通过了北京市组织的 专家鉴定。认为该通用图结构设计合理,完善和提高了国内预应力混凝土简支 T 梁桥 标准化设计水平,有推广应用价值,为国内先进水平。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一旦跃上桥梁建设的历史舞台,就显示出它的强大竞争力,从 50 年代创建突破了 100m 的跨径纪录,经过 30 余年的迅猛发展,至今已创建了 440m 03 级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论 文 第 2 页 共 117 页 2 的跨径纪录。目前,在规划中的设计方案又突破 500m 的跨径纪录的趋势。而在实际 的工程实践中,在 400m 以下的跨径范围中,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常为优胜的方案。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材料、机械、设备工业相应发展,这为我国修建高质量桥梁 提供了有力保障。再加上广大桥梁建设者的精心设计和施工,使我国建桥水平已跃身 于世界先进行列。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经济上总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