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寒假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就业难形势下上学观念的调查 调查目的调查目的: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从 各级政府部门到普通百姓都密切关注着这个问题。 各级政府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 每年都会下达政策和文件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包括“三支一扶”和 “到西部去” 等,但是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那么,在这种形势下,小学、初中的学生和家长会 用什么样的想法呢?家长们对孩子们以后的出路是怎么考虑的呢?“上学无用 论” 有没有因为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而又所抬头呢?本次调查试图找出这些问 题的答案,对中小学生和家长展开详细、深入的调查。 调查地区调查地区:家乡大理
2、调查时间调查时间:2013 年 1 月到 3 月 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中小学生及家长 调查过程调查过程: 一、调查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的具体情况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从各级政府部 门到普通百姓都密切关注着这个问题。 各级政府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每年都会下 达政策和文件帮助高校毕业生就业,组织实施了“三支一扶”计划,选派大学生 赴基层岗位锻炼,配合相关部门组织实施了“教师特岗” 、 “村官”等基层就业项 目,完善待遇支付、参加社保、期满就业等配套政策。但是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截至 2009 年 10 月底,各地登记的 180 万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中尚有近 50 未实现
3、就业 。2010 年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 630 余万人,加上往届未实 现就业的,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蚁族” 、 “啃老族” 、 “被就业” 在国际金融危机波及之下,大学生就业似乎比往年更难, “高不成低不就”的心 态让不少“天之骄子”感到“越来越迷茫” ,而这些新名词也成了他们中不少人 的真实写照。 在当前形势下,有些大学生只是签订了就业协议并未真正找到工作,部分大 学生只是实现灵活就业,工作并不稳定;还有一部分大学生对毕业后的工作及发 展方向在思想上存在误区,对在一些非公有制及中小型企业工作没有长远的目 标。 二、调查社会特别是中小学生及家长的反应 (一) “上学无用论
4、”有抬头的迹象 1、请先看一则调查报告:据某杂志社调查,多数学生上学的目的是为了 “学 本领“;排在第二位的是“将来找个好工作“;“考大学“也是许多孩子想上学的动 机。因为“学习有兴趣” 、 “学校比较好玩”和“喜欢读书”而上学的比例比较低。 高中学生只有 43%是因为“喜欢读书”而上学。超过半数的小学生认为学校知 识对生活有较大用处,而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绝大多数认为学校的知识没用。 让我们再来听听一个高中生是怎么说的: “面对未来世界的竞争,高分低能 者如何能常胜不败?只会背公式、 解题目的我们又如何能立于不败之地?仔细想 想我们现在所学的公式、定理到社会上真正能够用多少?当我们步入社会时
5、,会 突然发现自己以前拼命学的东西都没有很大的用处。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独立生存 与竞争的能力,是一门专业的实用科学。转过头再来学,再来培养,时间早已流 逝了。 所以有时我们很矛盾, 如果现在不拼命学习就不可能考取理想的高等学府。 2 可是当我们们步入社会时,自己真正需要的却并不是以前学到的一切。 ” “在学校学到的这些知识除了使我们在考场上取得好成绩以外, 从谋生的角 度来说,究竟有多大用场呢?当我们这些学生走上工作岗位,老师所教的这些知 识究竟有多大作用?有时我在想,如果你们不教这些“圣贤书“,你们还能做什 么?如果我考不上大学, 我将以什么谋生?为什么老师教给学生们的也许是一辈 子也用不到
6、的知识呢?而当学生走入社会真正需要用到的知识,例如:设定并达 成目标,开发潜能,调控情绪,投资理财,求职就业等等,却没有人教给我?” 2、更有人举出“上学无用”的 N 个理由: 一、过去上个中专出来也是干部,也会有个很好的工作。现在就算读完大学 研究生,出来即不是干部,也会照常没工作。 二、过去上高中也花不几块钱,上完大学也花不了几个钱。现在上个初中就 得花几万,上个高中又得五六万,读完大学动辄十几万。 三、过去上完大学就给安排工作。现在上完大学就算基本失业。 四、过去上学基本免费,花不了几个钱就能进,现在上学全部自费,没有几 十万你进不来。 五、过去上完学上班就是给自己挣钱。现在上完学上班到 450 岁,上学期 间花的二、三十万的本还没挣上来。 六、过去就算你没上大学也不会没有工作,现在就算你上了大学也未必会有 工作。 七、过去考大学考不到分数线上不了大学,现在考大学考不到分数线也未必 不能上大学 八、过去上完学找工作凭的是自己的专业能力,现在上完学找工作凭的是老 子的能力。 九、过去上学学会的很多专业知识都是一辈子有用,现在上学学了很多专业 知识都是一次性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