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设计要求 本工程位于河北省廊坊市内,为育才中学 2 号楼设计工程,地段为 50m50m 范 围。中学编制规模:本中学为完全中学,初中三个年级,每年级 10 班,高中三个年级, 每年级 10 班,每班人数为 60 人。教职工总人数为 280 人,其中男职工 185 人,女职 工 95 人。要求设计 30 个普通教室(高中使用) 、一个可容纳 300 人的阶梯教室、办公 室若干。 场地面积:长宽=75m75m,建筑平面设计可不考虑场地周边影响。该工程建筑 场地地势平坦,无施工障碍物,绝对高程在海拔 12.513.0m 之间(黄海高程系) ;地 质条件:表层为素填土,褐黄色,以粘性土为主,局部
2、含快石和植物根系,层厚 1m,不 宜作为拟建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2 层粉土, 褐黄色,中密,湿,含褐色铁锰氧化物结 核,层厚 3m,fak=150kPa,ES=8.5Mpa。3 粉质黏土, 褐黄色,可塑,中压缩性,锈染, 有机质,5.5m,fak=140kPa,ES=5.0Mpa。以下为砂土,场地土 15m 深度范围内无液化 土层,不考虑地下水位影响。最热月平均气温 26,最冷月平均气温9.8,极端 最高气温 39.5,极端最低气温21;年降雨量 500700mm;最大积雪深度为 200mm,基本雪压 0.3kN/m 2;最大冻土深度 800mm;常年主导风向:冬季为北风,夏季 为西南风,强风
3、为西北风,夏季平均风速为 2.8ms,冬季平均风速为 3.3ms,最大 风速为 23.5ms,基本风压:0.35kN/m 2。设计烈度按 8 度设防。 二、方案对比说明以及方案确定 根据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GBJ99-86)说明,教学楼应确保中小学、中等师 范、幼儿师范的学校建筑质量,创造适合青少年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 学校环境,应满足教学功能要求,有利于学生安全及身心健康,合理安排学校用地。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框架结构作为设计结构方案。 1、框架结构设计方案 1(见附图 1) 此种设计能够完全满足教学楼设计要求 并合理利用了土地资源,符合设计要求。 2、框架结构设计方案 2(见
4、附图 2) 此种设计满足教学楼设计要求,但相对于第一种设计,实用性相对较差,结构方 面,可能引起局部受力过大,影响结构安全。故采用第一种结构方案。 三、方案完成的主要阶段、进度: 2008 年 12 月 15 日,完成“建筑”部分的设计任务;2009 年 3 月 31 日,完成“结 构”部分的设计任务;2009 年 4 月 15 日,完成“施工组织”部分设计任务。 四、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GJ 3-2002).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07-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11-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国建筑 工业出版社200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2002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2002 6刘海芳Autocad2004 建筑制图循序渐进教程北京:红旗出版社,2005: 1-278 7 李延龄 建筑课程设计指导任务书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336-348 8李志民大学生建筑设计优秀作品集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 207-214 9陈滨21 世
6、纪型住宅模式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56-75 10陈基发建筑结构荷载设计手册第二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156-204 11韩晓峰建筑设计过程的分析建筑学报,2008,第九期:18-21 12李玉萍建筑企业创精品工程六个要诀建业,2008,第十八期:47 13春华居用建筑节能信息公示全调城市住宅,2008,第八期:48-49 14马红兵商品住宅建筑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建筑技术开发2008,第九期: 66-68 15叶列平提高建筑结构抗地震倒塌力的设计思想与方法建筑结构学 报2008,第四期:42-50 毕毕 业业 设设 计(论计(论 文)文文)文 献献 综综 述述 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专业教研室审查意见专业教研室审查意见 负责人: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