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大学生假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 对于一名知识青年,社会实践是学校教育向课堂外的一种延伸,也是至关重 要的人生历程。进入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号召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 了一系列的可喜成绩。然儿事物的发展都具有两面性,我们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认 识就对其进行全面的实践调查。 因此进行社会实践调查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来说是 十分重要的。国家出台的“三农”政策让人民的生活变的更加舒适,作为一名大 学生,我们要做的就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为祖国的繁荣昌盛, 为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尽自己应尽的力量。 当全国人民在沐浴着社会新风尚的阳光,那么建设怎么样的新农村、怎么样 建设好新农
2、村是我们大家必须思考的问题。十分高兴,我能够在寒假进行相关的 实践调查。然儿经过我的一番调查之后却发现了一些问题,我不禁产生了这样一 个问题; 这样一种已有的村庄发展模式是否正确?是否真是中国新农村未来建设 的整体框架?中国的新农村建设是否有走形式主义的危险? 经过多方面的努力。 我有幸来到潍坊高新区钢城发展区下属的村庄来展开的 我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实践调查, 通过自己的实地走访和查阅村里有关的政策文件 以及咨询当地的政府官员,我个人对当地的新农村建设提出以一下几方面的感 想。 我的有关新农村与我家乡的变化调查主要体现在下面的方面: 目前,农民增收困难伴随着一系列负面影响,尤其是医疗保障方面显得
3、更加 突出,一些地方又出现了农民看病难,看不起病,甚至因病而陷入绝境的现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改革方案之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 筹集标准为每人每年 60 元,主要由农民个人自愿缴纳、区地方财政补助、市财 政转移支付三部分组成。 根据部分历史资料以及从老一辈村干部提供的材料来看,建国后,中国政府 十分重视农村卫生工作, 农村逐步建立了三级 (县医院、 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 室)卫生服务网络,基本解决了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另外,从 50 年代中 期开始,部分农村开展了合作医疗。合作医疗指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 2 共同筹资,为农村居民提供疾病治疗和预防的一种社区
4、型医疗保障制度。合作医 疗和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相互配合,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条件下,基本 上解决了农民看不上病,看不起病的问题。中国人口的预期寿命由建国前的 35 岁迅速上升到 1996 年的 71 岁,这一巨大成就的取得,为占总人口 80%的农村居 民提供健康保障的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功不可没。 然而,从 80 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村医疗保障发生了严重的衰退。 随着集体经济的削弱,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生了大幅度的滑坡,到 1996 年,全 国农村参加合作医疗的人口由 1976 年的 90%锐减到 5%左右。绝大部分农民失去 了医疗保障,退回到家庭保障。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村
5、级卫生所、室或不复存 在,或者转化为私人诊所。对于该村的情况,村级卫生所虽没有撤销,但是村民 大多另处寻医,不愿在那里就诊。 合作医疗的衰退和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消亡或市场化, 导致农民医疗费用的 急速攀升,大大越出了农民的承受能力。和群众交流:在暑期实践过程中,我们 在新村村开展了“关注新农村建设”宣传活动。 我们向村民发放了中央“新农村 建设”相关资料,向他们介绍“新农村建设”相关知识,同时开展“新农村建 设”问题的问卷调查。通过此次活动,我们了解到村民们非常关心国务院“新农 村建设”相关政策,然而,他们不知道到底什么是“新农村建设”。通过与他们 交谈,我们了解到村里做过相关的宣传,但比
6、较少,他们仅仅知道一些,他们了 解的途径主要是报纸、电视。他们认为这样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很有效,他们希望 这样的活动以后能多多开展。 对于新农村建设我想说说自己的几点意见: 禁止官员搞形象工程:不能急于求成搞形象工程,应进行统一的领导协调机 构,应长远规划,合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科学理性,因地制宜地开发有利于群 众的项目。杜绝盲目跟风,和发达地区攀比,杜绝劳命伤财的面子工程,时刻将 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听取群众意见,发扬基层民主,实行民主决策,做 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为群众办实事。 重视农村文化建设:积极发展有益的娱乐休闲活动,如可建设书屋,增加体 育健身设施,兴建主题公园等,为群众创作良好的学习,娱乐氛围和环境。重视 农民政治素养的培养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坚决杜绝赌博的风气,做到乡风文明, 3 提高农村人口的综合素质,提高农村软实力,为新农村建设打好人才基础。 平衡工、农业发展:进一步发展农业,巩固农业中心地位,继续创新农业生 产模式,打造绿色产业,拓长农业产业链;政府继续深化农林地改革,合理有效 地使用土地资源,保障农民“耕者有其田”,保障农民用地的延续性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