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 岩土工程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学学 号:号: 班班 级:级: 10 勘察勘察 2 班班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院院 长:长: 一、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市府广场公交换乘中心改造工程的一部分, 由现商城负一层消防通 道下穿市府广场停车场负二层原设计地道总长 59.5m,其中明挖框架段 17.5m, 穿越城市主干道至地下停车场段为隧道工程,长 42m。桩号 1+30.8271+72.827, 长 42m;采用“新奥法”原理进行设计,暗挖法施工。地下通道为圆形拱衬砌, 挡墙式洞口,洞内路面采用混凝土路面,通道净宽 6m,净高 2.5m,其中开挖高
2、 度 8.48m,开挖宽度 5.6m。结构覆土厚度约为 3m。隧道穿越地层为杂填土(Qm1) 和淤泥质杂填土(Q4a1) ,其中淤黏土为天然含水量大于液限含水量,天然孔隙 比大于或等于 1.5 的粘性土,属于静水或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经生物化学作 用形成的一种特殊性土。通道所处位置及断面设计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主 干 路 中 心 线 接 停 车 场 负 二 层 隧 道 中 心 线 地 下 通 道 公 交 换 乘 中 心 市 府 广 场 图图 1 地下通道平面图地下通道平面图 二 衬 初 衬 图图 2 地下通道断面设计图地下通道断面设计图 二、监控量测二、监控量测的目的的目的及意义及意
3、义 隧道现场监控量测是指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对围岩和支护、衬砌受力状态的 量测。现场监控量测是监视围岩稳定,判断支护、衬砌结构设计是否合理,施工 方法是否正确的一种手段; 也是保证新奥法安全施工、 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 为施工中可能有的工程变更提供科学依据;它贯穿隧道施工的全过程。为此公 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JTJ 042-94)中第 9.1.1 条作出下列规定:采用复合式 衬砌的隧道,必须将现场监控量测项目列入施工组织设计,制定监控量测计划, 并在施工中认真实施。 监控量测工作必须紧接开挖、支护作业,按这种要求进行布点和检测,并根 据现场情况及时进行调整或增加量测的项目和内容。量测数据应
4、及时分析处理, 并将结构反馈到施工过程中。结合本管段隧道的施工特点及设计要求,特制定隧 道施工监控量测作业指导书,以指导隧道施工。 1、量测的目的为: 掌握围岩动态和支护结 构的工作状态,利用量测结果修改设计,指导施工. 预见事故和险情,以便及时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积累资料,为以后的新奥法设计提供类比依据. 为确定隧道安全提供可靠的信息. 量测数据经分析处理与必要的计算和判断后,进行预测和反馈,以保证施工安 全和隧道稳定. 2、量测的意义 (1)在施工过程中对前进的开挖工作面附近围岩的岩石性质、状态进行目测, 掌握围岩动态,以及围岩的施工力学性能,了解支护结构在不同工况时的受力状 态和应力
5、分布, 及时改进支护, 对围岩稳定性、 安全性作出评价来指导现场施工。 (2)通过施工和环境监测进行信息反馈及预测预报,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指导 现场施工,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与质量和工程项目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3)验证支护结构型式、支护参数的合理性,对支护结构、施工方法的合理性 监 控 量 测 设 计 选 取 量 测 项 目 确 定 量 测 频 率 监 测 测 点 布 置 现 场 量 测 洞 内 、 外 观 察 水 平 净 空 收 敛 、 拱 顶 下 沉 量 测 综 合 判 断 分 析 数 据 处 理 非 线 性 函 数 数 学 变 换 后 进 行 线 性 回 归 修 改 支 护 刚 度
6、 调 整 施 工 程 序 变 更 设 计 浅 埋 段 地 表 下 沉 量 测 及其安全性作出评价及建议,为确定二次支护时间提供依据。 (4)积累量测数据,为信息化设计与施工提供依据,为修改变更设计、调整施 工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三、监控量测工作的原则和要求三、监控量测工作的原则和要求 监控测量工作必须紧接开挖、支护作业,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布点和监测,并根 据现场施工情况及时调整量测项目和内容。量测数据应及时分析处理,并将结果 反馈到施工过程中。 监控量测应作为施工组织设计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纳入施工工序,并贯穿施 工的全过程,为施工管理及时提供信息 。 开工前应根据隧道规模、地形、地质条件、施工方法、支护类型和参数、工期 安排以及所确定的量测目的等编制量测计划。编制内容应包括:量测项目、量测 仪器选择、测点布置、量测频率、数据处理、反馈方法及组织机构、管理体系等。 现场应成立专门监控量测小组,负责测点埋设、日常监测、数据处理和仪器维修 保养工作,并及时将量测信息反馈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