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一章:设计任务与功能要求第一章:设计任务与功能要求 要求该电路由 8 个彩灯组成四种花形, 每种花形连续循环两次且各种 花形轮流显示。 第二章:设计原理与方案第二章:设计原理与方案 用 555 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产生时钟脉冲, 一方面将此时钟脉冲 输入到移位输出电路,控制彩灯的花形;另一方面,将此脉冲输入到分频 电路产生 1/16 分频,将分过频后的脉冲通过 D 触发器来控制彩灯产生不 同的花形。 第三章:设计电路及其工作原理第三章:设计电路及其工作原理 第一节:基本原理第一节:基本原理 本电路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由 555 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产生 时钟脉冲, 为整个系统提供
2、时钟脉冲。 第二部分用 74LS161 组成分频电路, 为 D 触发器提供时钟,再由 D 触发器为状态控制电路提供时钟脉冲。第三 部分用两个 D 触发器组成状态控制电路,控制四种花形。第四部分用双向 移位寄存器 74LS194 组成移位输出电路。 第五部分由八个彩灯组成的花形 显示电路.系统框图如图 1 所示: 图 1 系统框图 时 钟 脉 冲 产 生 电路 移 位 输 出 电路 分频电路 状态控制电 路 彩灯显 示电路 2 第二节:各部分工作原理第二节:各部分工作原理 一:时钟电路工作原理一:时钟电路工作原理 由 555 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如图 2 所示,其中 R1、R2 和电容 C 为
3、外接元件。其工作波如图 3 所示。 图 2 多谐振荡器 振荡周期 12 TTT。 1 T为电容充电时间, 2 T为电容放电时间。 充电时间 11212 ()ln 20.7()TRRCRRC 放电时间 222 ln 20.7TR CR C 矩形波的振荡周期 121212 ln 2(2)0.7(2)TTTRRCRRC 因此改变 1 R、 2 R和电容 C 的值,便可改变矩形波的周期和频率。 二:分频电路工作原理二:分频电路工作原理 如图 3 所示, 初始状态 TC 为低电平,CP 接收到 16 个脉冲后,U1 中 TC 由低 电平变为高电平 U2 中 Q0 输出高电平,并且保持高电平直到第 32
4、个买冲触发沿到 来,Q0 变为低电平,依次重复,便实现了十六分频。 3 图 3 分频电路 三:三:状态控制电路状态控制电路 如图 4 所示,若 D 输入为低电平,当 3 输入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时,5 将会发 生翻转有高电平变为低电平,由于非门的存在,11 将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9 将不 会发生翻转,保持原来的电平,直到 3 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5 不发生翻转,但 9 发生翻转所以 5,6,8,9 四个输出端将会输出四种组合,即:00,01,11,10.(1 代表高电 平,0 代表低电平) ,实现控制四种花形。 图 4 状态控制电路 四:四:移位输出电路移位输出电路 4 如图 5 所示,由 5
5、,6,8,9 输出的四种状态可以控制 74F194 的左移和 右移,通过不同组合,实现四种花形。如附录 3 输出状态编码所示。 图 5 移位输出电路 第四章:总结第四章:总结 本次课程设计计划一周时间,但是由于临近期末考试,所以时间非常 紧张,虽然如此,这次课程设计仍然意义重大。很多东西学了之后并不知 道怎么去用用,这是现阶段对所学课程的感受,这次课程设计刚好让我明 白了如何才能学以致用。 前期刚看到设计任务是觉得很容易,因为以前接触过循环彩灯,但是 随着进一步的深入,我发现并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刚开始一直为如何实 现单个花形循环两次而发愁,分频我也想到了,但是用到的器件比较多, 后来通过查阅
6、资料得知,通过 74LS161 即可实现分频,通过进一步分析发 现:一片 74LS161 并不能实现所需的 16 分频,一片 74LS161 分频后的到 的方波频率比为 1/16,所以为了实现 16 分频,必须得用两片 74LS161。 如何才能实现四种花形的循环呢?第一次两个 D 触发器的连接完全 一样,这样可以实现两边各四个彩灯的循环方式完全一样,即同时左移或 者同时右移,但这样只能实现两种花形,而且这两种花形将会循环四次! 所以这样不能满足设计的要求,最后明白了,两个 D 触发器的时钟脉冲不 能完全一样,得用到一个非门,这样便可以实现同时左移,一左一右,同 时右移,一右一左四种移位方式,即四种花形,且每种花形循环两次,满 足设计要求。 在设计的过程中有时自己的思维会陷入一个死胡同中, 怎么也想不明 白,通过与同学在一块儿讨论。最后发现了问题所在,心里非常的高兴。 参考文献 1何小艇,电子系统设计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年 6 月 5 2姚福安,电子电路设计与实践M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