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摘 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温度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电路结构及其原理。所设计的电路具有 温度小信号放大,模数转换以及显示的功能。前端可以把温度传感器的模拟信号采集到系 统中,经高保真运算放大器将信号放大,把电压信号输入 A/D 转换,利用 A/D 转换工具将 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然后将得到的数字信号传送至单片机,通过程序对信号进行处 理,最后将采集到的温度用数码管显示出来。 关键词:温度采集;单片机;模数转换;显示; 1 引言 温度是国际单位制中 7 个基本的物理量之一,是生产过程和科学试验中普遍且重要 的物理参数。在工业生产中,常需对温度进行检测和监控。采用微型机进行温度检测显示, 信息存储及
2、实时控制。对于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都有重要的作用。为此,设计了一种 基于 89S52 单片机的单通道温度检测及显示系统,可以很容易实现温度采集及显示。 2 方案论证 方案一 电路采集 AD590 电压的微小变化连接到放大电路,经放大后送入 0809A/D 转换芯片, 将输入电压信号转换成数字量输出;数字量有单片机接收,通过单片机内的程序处理后送 到单片机的输出口,输出口后接 4 个数码管显示模块,显示模块通过 74LS164 和电阻共同 来驱动,本电路采用静态显示。 方案二 电路采集 AD590 电压的微小变化连接到放大电路,经放大后送入 MC14433A/D 转换芯 片,将输入电压信号转换
3、成数字量输出;数字量有单片机接收,通过单片机内的程序处理 后送到单片机的输出口,输出口后接 SR420561K 显示模块,显示模块通过 7407 反相器和 上拉电阻进行段码和 DS75452 进行位驱动,从而达到满足显示模块亮度的需要。本电路采 用动态显示。 通过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对比可知,因为本块电路想达到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所以需要 四块单独的数码管,对于方案一来说需要 4 块 74LS164 和 32 个电阻进行驱动,MC14433 和 0809A/D 转换芯片在对同一范围的电压采集内,MC14433 要比 0809 的精度高,又 MC14433 是3(1/2)位双积分型的A/D转换器,
4、而0809是逐次比较型的A/D转换器,MC14433要比0809 的抗干扰性强,虽然 MC14433 的转换速度没有 0809 快但是由于温度在 100ms 内的变化不 大不会对结果造成大的影响,采用静态显示虽然可以减少单片机的口线的条数,但是增加 了显示模块的芯片和电阻的数量。同时静态显示不能快速的反应温度的变化,综合上述的 比较我们选用了方案二。 3 系统框图 第第 1 页页 图图 1 1 4 芯片介绍 4.1 单片机 89S52 AT89S52 是美国 ATMEL 公司生产的低电压、高性能 CMOS 8 位单片机,片内含 8K 的可反复擦写的只读程序存储器(PEROM)和 128byte
5、s 的随机数据存储器(RAM),器 件采用 ATMEL 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兼容标准 MCS-51 指令系统,片 内置通用 8 位中央处理器和 Flash存储单元,功能强大 AT89S52 单片机可为您提供许多高 性价比的应用场合。 4.1.1 主要特性 兼容 MCS51 指令系统 15 个双向 I/O 口 两个 16 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 时钟频率 0-24MHz 两个外部中断源 低功耗睡眠功能 可直接驱动 LED 可编程 UARL 通道 2k 可反复擦写(1000 次)Flash ROM 6 个中断源 2.7-6.V 的宽工作电压范围 128x8bit 内部 RAM 两个串
6、行中断 两级加密位 内置一个模拟比较放大器 软件设置睡眠和唤醒功能 4.1.2 管脚说明 单片机 89S52 管脚图如图 2 所示: 图图 2 2 单片机单片机 8989S52S52 管脚图管脚图 管脚介绍: 电源引脚 Vcc 和 Vss Vcc(20 脚):电源端,为+5V 电压比较放大 模数转换器 MC14433 7407驱动 DS75452N 驱动 四 位 共 阴 数 码 显 示 温度信号 单片机 89S52 第第 2 页页 Vss(10 脚):接地端 外接晶体引脚 XTAL1 和 XTAL2 XTAL1(5 脚):接外部晶体和微调电容的一端。在 89S52 片内是振荡电路反相放大 器的输出端,振荡电路的频率就是晶体的固有频率。若须采用外部时钟电路,则该引脚悬 空。 要检查 89S52 的振荡电路是否正常工作,可用示波器查看 XTAL2 端是否有脉冲信号 输出。XTAL2(4 脚):接外部晶体和微调电容的另一端。在片内,它是振荡电路反相放 大器的输入端。在采用外部时钟时,该引脚输入外部时钟脉冲。 控制信号引脚 RST RST(脚):RST 是复位信号输入端,高电平有效。